上午8:30分,东线考察团来到黑龙江金泉集团金正油脂有限公司,对该公司的生产经营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并同该公司主要负责人就当地大豆种植情况、大豆产业链发展状况及当前市场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据了解,该公司为富锦地区最大的油脂加工企业,大豆日加工量可达600吨,精炼豆油日产能为80吨,大豆、豆粕和豆油库容分别为30000吨、10000吨和4000吨。然而像这样在当地影响力较大的企业,近期却处于停工状态。对此,该企业负责人无奈地表示,造成无法正常生产的原因主要在于进口大豆的冲击和本地大豆品质不佳导致的出油率低以及蛋白质含量缺乏市场竞争力。该负责人介绍,由于近期油粕销售清淡、压榨利润微薄,难以支付企业正常运转所需的各种费用,企业不得不停工并提前进行检修。在厂区,考察团发现只有少量人员在进行维修,完全感受不到热火朝天的生产氛围。2010年春节过后至今,该厂大豆压榨量约为9300余吨,较去年同期的4万吨锐减77%.该企业负责人表示,只要压榨利润有所增加,企业会随时准备恢复开工。
据该负责人推测,目前农民手中大豆储存较多,原料采购不成问题。对于当地大豆作物的生长情况,该负责人结合富锦地区的地形特点告诉我们,当地具有“大旱小丰收,小旱大丰收”的种植特征。今年该地区的播种进度出现推迟,但是由于后期升温迅速,积温得到有效补偿,大豆长势还是不错的。该负责人还对前年收储的大豆将会逐渐转为陈化粮表示了担忧。对于市场热议的补贴政策,该负责人希望政策的连续性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谈到未来企业发展,该负责人的话语里既充满希望又不无担忧,他深情地说:“希望国家的政策好,扶持企业其实就等于保护农民利益。豆贱伤农,企业能够正常运营才有采购原料的动机,才能帮助农民解决卖粮难的问题。只有产业链每个环节都能正常运转,才能形成健康稳定的产业链。作为东北人,我衷心希望东北的大豆产业能够焕发生机与活力。”
下午,考察团对富锦市某地块的大豆进行了实地测量,大豆株高平均为15cm,平均5层复叶,叶面无虫害,每平方米植株数平均为124株,植株密度明显高于前几天测量结果。苗情整体一般,土壤墒情较差。考察团对同江市某地块进行的实地测量显示,大豆株高平均为17cm,平均5层复叶,每平方米植株数平均为75株,大豆出苗率较好,缺苗情况不明显,叶表鲜绿无虫害,苗情整体一般,土壤明显偏干旱。
在完成对同江市大豆生长状况实地测量后,考察团于傍晚抵达建三江农场管理局所辖的七星农场。七星农场位于富锦市境东部,场区多为沼泽地,是黑龙江垦区规模较大的农场,也是建三江农管局的驻地。据七星农场技术部门负责人介绍,该农场现有耕地113万亩,今年春季的种植结构为:水稻83.5万亩,大豆13万亩,玉米5万亩,小麦2500亩,其他为少量经济作物。该农场于5月5日开始大豆播种,至5月30日基本完成。由于受到春季低温潮湿天气影响,原计划播种的18万亩玉米只完成5万亩,玉米减少的面积导致大豆播种面积由上年的7万亩增加至13万亩。因播种期较常年滞后10天左右及播种结束后当地一直未有有效降雨,该农场大豆株高低于去年,尽管目前长势尚可,如半月内仍维持高温少雨天气,当地旱情将影响大豆生长。据该负责人介绍,七星农场大豆种植成本为480-500元/亩,包括种子、化肥、农药、机械和人工等,亩产水平在150-200公斤。在谈及当地种植结构发展趋势时,该负责人表示,由于水稻种植效益明显高于其他主要作物,当地适宜种植水稻的地块基本改种水稻,对于无法旱改水的地块,玉米也在侵蚀大豆面积。尽管当地不会完全弃种大豆,但如果大豆种植效益无法与其他品种抗衡,大豆种植面积减少的趋势就很难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