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上,大连豆粕期货6月10日早盘小幅收高,外盘豆类反弹提振作用有限,需求低迷抑制豆粕价格反弹,目前国内豆粕市场缺乏消息,等待美国农业部报告出台后给予走势指引。
周三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粕市场收盘上涨,创下了一个月来的最高水平,主要原因是现货市场坚挺,近期大豆供应吃紧。截至收盘,CBOT豆粕上涨2.40至8.70美元不等,其中,7月合约上涨8.70美元,报收285.50美元/短吨;9月合约上涨4.90美元,报收264美元/短吨;12月合约上涨2.90美元,报收253.20美元/短吨。豆粕价格盘中一度创下了一个月来的最高水平,其中,近期合约带头上涨。现货价格坚挺,近期供应吃紧,加工商不得不放慢近期大豆加工。投机基金买入了3,000手合约,豆粕市场成交量估计为100,755手。
国内市场上,一方面大豆市场终端需求不旺。据农业部统计,4月底全国生猪存栏43,600万头,环比减少1.2%,同比减少4.15%;能繁母猪存栏4,760万头,环比减少1.65%,同比减少3.29%。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以来,全国生猪、能繁母猪月度存栏量持续下降。商务部统计,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为1,933.1万头,环比增长8.94%,同比增长15.58%。目前国内生猪价格仍也处于低位运行,养殖效益不佳,补栏的积极性不高,国内豆粕需求受到拖累。而另一方面,进口大豆大量到货,短期供应处于相对过剩的局面。市场预计5-7月份月度进口量将超过500万吨,其中6月份进口量将达到600万吨以上的创纪录水平,且进口大豆到货成本低廉。目前进口大豆大量供应冲击以及国内需求恢复缓慢仍是制约国内大豆价格上涨的主要阻力,国内豆类市场疲软的行情还在持续。
另外,从海关统计数据看,国内5月进口大豆数据低于市场预期水平,因压榨利润不佳导致部分货船取消或者推迟,但5月进口量环比仍有所增加。目前国内进口大豆仍处于到货高峰,港口库存压力有增无减。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跟踪监测显示,6月份国内进口大豆到货量可能达到600万吨,创单月历史最高纪录,7月份进口量预计也将达到500万吨高水平,且到港成本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