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粕7日收盘涨跌互现。其中,5月期豆粕上涨0.2美元,收于276.4美元/短吨。在CBOT豆粕期货和期权上,商品基金持有净多单40,653手,比一周前增加15,925手。其中多单数量为65,534手,比一周前增加4,001手,空单数量24,881手,比一周前增加4,008手,空盘量为216,224手。
数据方面,海关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进口大豆401万吨,环比增加106万吨,同比增加15万吨。本年度前6个月(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中国大豆进口量合计为2,123万吨,同比增加233万吨,增幅12.3%。3月份中国到港的进口大豆平均CNF价格为448美元/吨,比2月份下降12美元/吨。根据船期预报,4月份进口大豆到港口量为430万吨,高于此前预期。主要是由于南美大豆集中上市,价格较低,加上中国对加强对阿根廷进口豆油的管理,对进口大豆替代需求增加。由于畜禽饲料需求继续处于恢复阶段,豆粕需求增长会受到制约,将对大豆需求形成间接影响,预计港口豆类库存会进一步上升。
4月,国内豆粕现货价格窄幅震荡,重心上移。一是受期盘带动,二是国家启动冻猪肉临时存储政策,国内猪肉价格止跌,对豆粕价格也有一定利好;三是国内玉米价格上涨,给豆粕价格一定利好;四是我国豆粕出口量继续同比增加,3月份我国豆粕出口量达到11.84万吨,比2月份增加4.49万吨,增幅61%。2010年1-3月份累计出口豆粕27.81万吨,比2009年同期增加17.91万吨,增幅181%。不过,由于市场预期未来几个月国内豆粕供应充足,需求方采购态度依旧谨慎,4月国内豆粕交易量并未放大。
中期来看,如果没有突发因素影响,国内豆粕价格总体看降。一是4-6月大豆进口数量创历史新高,各地大豆供给充足,且到港成本环比下降;二是当前油厂进口大豆压榨利润较为丰厚,油厂开工率会逐渐恢复,即使豆粕出口数量继续上升,也不会改变国内豆粕供应充足,库存将上升的局面;三是虽然在政策支持下,5月份畜禽养殖继续恢复,但速度比较缓慢,预计生猪存栏将会低于2009年同期,豆粕需求难以快速回升。
不过从消费方面来看,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市场预期养殖需求特别是水产需求将回暖。预计5月份后东北山东及内陆地区水产养殖将迎来高峰,饲料销量有望继续增加。禽料方面,目前肉鸡养殖明显好于蛋鸡养殖,主要由于蛋鸡年后才开始陆续补栏,目前采食量较少,但进入5月正值产蛋高峰,5月蛋鸡料需求有望继续提振市场。而在猪粮比持续两月以上保持低位,国家开始收储情况下,后期生猪养殖或将有起色。如果5月份生猪行情好转,配合猪料上升,国内需求应得到根本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