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4月29日豆粕午评:外盘涨势指引 连豆粕小幅上调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04-29  
     大连豆粕期货4月29日高开,随后震荡整理,早盘收高。主力合约缩量增仓,收十字阴。主力M1101合约,开盘价2,909元/吨,收盘价2,908元/吨,上涨6元/吨,最高价2,918元/吨,最低价2,904元/吨,成交量302,788手,持仓量706,314手。

    期货市场上,大连豆粕期货4月29日早盘小幅收涨,现货坚挺格局支撑盘面。预计大连豆粕期货短期内维持窄幅区间整理走势的可能性较大,远期关注外盘指引。

    外盘方面,由于邻池大豆走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粕市场4月28日收盘上涨。截至收盘,CBOT豆粕上涨1.60至5.10美元不等,其中,5月合约上涨1.60美元,报收288.60美元/短吨;7月合约上涨2.60美元,报收289.40美元/短吨。有境外分析师称,邻池玉米和大豆走强,带来比价提振。买豆粕卖豆油的套利活跃,同样带动了豆粕价格上涨。

    基本面消息,贸易商周三(4月28日)表示,近三周来阿根廷对亚洲地区的豆粕销售步伐已经放慢,因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期货价格大幅上涨。4月初,6月船期的阿根廷豆粕售价为每吨331美元,东南亚CNF价。目前6月船期的豆粕报价为每吨381美元,CNF价。近来大豆和豆粕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空头回补以及运输瓶颈。阿根廷是全球最大的豆粕出口国,但是豆粕从农场到港口的运输步伐缓慢,这使得一些需求直接转移到了其它国家。 

    另外,日本买家周三(4月28日)表示,2010年3月份日本从中国进口了约9.3万吨豆粕,高于3月份的5.1万吨,也高于1月份的进口量4.9万吨。日本从中国进口的豆粕成本偏高,但是很便利,因为买家可以采购少量的豆粕,从而减少了贮存成本。运输时间也短于从印度和阿根廷进口的时间。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期间,日本通常从印度进口更多的豆粕。但是本年度印度大豆加工量异常偏低,导致日本提高了中国豆粕进口量。

    国内港口方面,国内港口大量低价进口大豆到货供应是压制国产大豆价格的主要因素。商务部根据4月1日到15日期间进口商的报道预测出4月进口大豆预报到港422.67万吨,并表示五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有望达到469万吨,比上年同期的352万吨增长33%。由于商务部的数据并不包括全部的船货,实际进口量通常要高于这个水平。

    不过,东北产区天气状况对大豆播种开局不利,低温天气将令当地大豆播种期延后7-10天左右。另外,黑龙江省农委表示2010年全省大豆播种面积可能下降8%至430万公顷。新作大豆种植形势不乐观为国内大豆价格提供了潜在支撑,再加上市场对国储收购可能延期的预期,国内豆类期货市场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目前市场继续关注政策面动态,整体观望的心理较强。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