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生猪市场迷雾重重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04-20  
     猪肉供给过剩消费难以提振今年以来,我国生猪价格一路下滑,由年初的12.43元/千克下跌至10.0元/千克,跌幅达19.55%,而去年同期下跌幅度为16.35%。生猪价格一路狂跌,犹如断崖瀑布一般,一泻千里。

    如今,市场有言论说,鲜猪肉价格快速下跌主要是由于房价快速上涨所致。其实,猪肉消费多集中在所谓的“中产阶级”,该阶层深受“房奴”之苦,哪有什么余钱来享受呢?即使不被房子所累,那些庞大的“蚁族”对于消费猪肉也是一种奢望。当然,对于农民、农民工来讲,猪肉消费量微乎其微。所以,我国虽然拥有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但我国人均消费不及发达国家一半,依旧显得猪肉供给过剩。

    饲料成本较高,疫病风险加大疫病依旧是困扰当前生猪业的主要问题。由于疫病影响,养殖户恐慌心理加重,补栏降低、提前出栏等,导致短期内生猪供给量增加,这也是年初猪价下降的主要因素。

    作为规模化企业,有政策补贴、代储补贴、税收优惠、以奖代补等扶持政策,即使猪价下跌,最后也有深加工环节获得的利润。散户依旧是弱势群体,在整个生猪产业链中处于一个为他人做嫁衣的地位。从目前生猪行情来看,普通养殖户在没有病死猪的情况下,每头猪亏损多少钱呢?分地区来看,东北每头亏损300元、华北50元、华东20元、华南100元、华中50元、西南80元。

    养殖户谨慎为上当前,生猪市场迷雾重重,让养殖户看不清方向。从国家鼓励养猪以来,大量资本介入,导致生猪产业快速扩张。以前搞IT的听说国家有优惠政策,忙跑来养猪;以前挖煤的,说是养猪赚钱,也来凑热闹;去年盖房子风险大,房地产商为其资产找一个避险港湾,圈地式的建养猪场。如此种种,养猪关乎上游资本,以及国家的政策,关乎下游消费者的口袋,关乎整个经济环境。

    从大环境来讲,2010年我国经济要保持稳定,后期国家将控制“通胀”放在首位,控制物价过度上涨。猪肉价格不会出现过度上涨局面,即使后期因疫病而导致国内猪肉供给减少,也会通过进口、冻肉储备调控等方式来稳定国内猪肉价格。

    那么,对于养殖户来说,如何度过这艰难的时期呢。首先,应调整猪群结构,合理安排生产周期,将生猪出栏多集中在后期的节假日前后,规避出栏高峰期;其次,做好饲养管理,加强疾病防治,搞好环境卫生,将疫病杜绝在门外;再次,饲料多样化,降低饲料成本,采用非常规饲料原料,就地取材等。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