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今天开始国内外市场可能会保持一致的节奏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04-19  
     一、 行情回顾:

    CBOT大豆期货周五延续前日涨势而收高,受季节性趋势,技术性买盘以及对旧作大豆供应紧俏的担忧等因素提振。交投最活跃的CBOT5月大豆期货收高1 1/4美分或0.13%,至每蒲式耳9.85 1/4美元。11月大豆期货收高4 1/2美分或0.47%,至每蒲式耳9.65 1/2美元。

    昨日国内连豆合约1009,以3901点报收,较前一结算价上涨6点,涨幅0.15%;连豆1101合约,以3953点报收,较前一结算价上涨16点,涨幅0.56%;

    二、 国际方面

    据芝加哥4月15日消息,贸易商周四称,美湾地区现货大豆出口升水持稳,因需求呈现季节性低迷且旧作大豆供应紧俏。

    据布宜诺斯艾利斯消息,尽管产量料创纪录的阿根廷大豆逐渐被收割,且中国对阿根廷豆油进口实施了限制,但一周以来阿根廷大豆价格仍上涨,因许多农户将收割完的大豆存入谷仓,而并非接受当前价格出手销售。

    面

    三、 国内方

    黑龙江新闻网讯:省粮食局在青冈县组织召开的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现场会获悉,按照国家部署,我省将建设农户粮仓5.5万个,总投资18150万元,6月底前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农民日报》援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的分析指出,根据黑龙江省的豆油与豆粕年需求量推算,当地大豆压榨产能明显过剩。程国强指出,该地每年的大豆加工产能最好在250-300万吨左右,因为过量加工将迫使企业过向关外调出豆粕等加工产品,在经济上并不合算;但目前产区加工产能将近千万吨,导致实际开工率最高只有1/4左右。

    四、技术解盘及展望

    上周五在美豆突破前期压制的提振下,连豆1009合约与1101合约均红盘报收,连豆1009合约日K线收小阴线,减仓8000多收,连豆1101合约日K线收红十字星,从K线角度看,连豆会略微向下调整停顿下,还会继续上行。

    美豆指数上涨2.6美分,从1小时K线观察美豆指数,上周五夜盘美豆指数有个有趣的K线组合形态,依次是:阴线、阳线、阴线、阳线、阴线,实体很大,在K线组合上称之为覆盖线,出现在高位时是看空信号,现在整体考虑下:出现覆盖线前的一小时K线状态,美豆突破前期压制时,一小时K线是连续的大阳线,之后在上周五的白天电子盘,K线是先下跌然后向上弹升,随后夜盘出现了覆盖线,用波浪理论来看,调整分3个阶段:上周五白天电子盘的先跌是小a浪,向上弹升的是小B浪,夜盘出现的覆盖线是小c浪-小三角形结构(5浪),通过这样分析来看,美豆指数变动的速率是相当快,调整运行的时间很短。美豆略微停顿后,很快就会继续快速上行。记得美元指数前期上冲到82时,当天没有上涨的除了橡胶,随后日本橡胶快速上行,创出新高,上周五美豆情况和当时的橡胶一样的状况。

    后市展望:有个能预测时间和空间的技术模型-三角形:选取美豆指数2010年2月4日期价低点905.7和2010年3月15日期价低点920.6,将之连线,构成支撑线;另选取美豆指数2010年2月23日期价高点975.2和2010年3月23日期价高点969.4,将之连线构成压力线,透过压力线和支撑线组成的三角形观察美豆指数:①将2010年2月23日的期价高点975.2减去2010年2月4日期价低点905.7得到h=69.5,将h加在975.2得到1044.7,将h的2倍加在975.2得到1114.2②找到支撑线和压力线的交叉点,大约是2010年6月4附近。模型的原理如下,一,K线在三角的2分之一处向上突破,准确率最高;二;期价向上会触及的空间理论上是h的2倍处即1114.2附近,h的1倍处有压力即1044.7附近。三:会在三角形交叉点那天完成空间价位的到达。也就是说美豆指数在6月4日附近要么走到1044.7,要么走到1114.2.

    若美豆指数到达1044.7时展开调整,那么美豆会调整到6月4日附近就会调整结束,向上运行,或者在1044.7附近不调整,继续在6月4日走到1114.2处。

    运用此模型察看国产连豆指数,三角形交叉点在4月30日附近,结合外盘走势来看连豆的上涨会持续到4月30日附近的可能性大。

    从近期的看盘情况发现:农产品轮作流程:豆油是最先启动的,当豆油陷入调整时,连豆开始启动,当连豆调整时,豆粕现在保持较强。当豆粕震荡时,豆油有可能再次上行。

    操作上多单持有者,以60日均线作为持仓标准,不跌破继续持有,跌破减仓并用技术上的连豆1009合约与1101合约支撑线作为持仓标准,继续跌破,沽空连豆。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