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环境支撑大宗商品走强
2009年开始全球经济进入复苏阶段,美国经济出现了企稳回升的迹象,欧元区经济也有望筑底回升。经济先行指标道琼斯工业指数在2009年3月探底后至今反弹幅度已达到70%,反映了美国经济正逐渐复苏。中国2009年GDP增长8.7%,经济复苏势头良好。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将达到10%或更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可稳定在可控范围内,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长将可达到18%或更高。从各方信息看,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经济复苏对大宗商品将产生一定支撑。
3月15日美国130名国会议员联名上书要求将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面对美国国会的公开施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从中长期角度看,人民币升值几成定局。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国际市场热钱会大量进入,促使国内货币供应量快速增加,国内物价水平将会加速上涨,或将引发通货膨胀。预计在之后的人民币升值阶段,国内大宗商品会有较好的投资机会,笔者认为农产品的上涨行情很可能在今年年中启动。
基本面好转 豆油需求回暖
从USDA公布的供需数据来看,2009/2010年度全球油脂总产量虽然增加,但增长幅度却低于消费量的增长,油脂供应偏紧格局并没有得到改变。另外,国际原油近期逼近90美元/桶,持仓量上升至历史高位,这引发了市场对生物燃料需求的关注。豆油的工业需求将大大增加,市场预测豆油用于生物柴油生产的需求量将达到22亿磅。
今年南美大豆增产3000万吨左右,但根据USDA的报告显示,巴西本国的消费将增加380多万吨,阿根廷增加900万吨,加之上一年度库存偏低,巴西和阿根廷分别补库267万吨、302万吨。因此,虽然南美大豆增产3000万吨,但实际对豆类市场的冲击不大,如果大豆价格回升,在成本推动下将带动豆油价格上升。
商务部和质检总局在“2010年豆油进口企业会议”上表示,来自阿根廷豆油进口许可证的发放工作将由原来各地省级商务机关统一收归商务部,同时中国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进口自阿根廷的豆油进行检验检疫。审批权的上收,意味着我国豆油进口政策的收紧,这对国内的豆油市场是个利好消息。虽然该消息对豆油期价的影响力度还有待观察,但已经激起了国内豆油市场人气。
国内豆油期价可能已见底
从压榨利润角度看,以4月9日豆类期货主力合约价格计算盘面压榨利润为-480.35元/吨,处于历史低位。根据历史数据统计,盘面压榨利润的低点一般出现在3—4月。当压榨利润微薄或者亏损时,油厂一般会选择停工或减产,提振油粕价格。特别是进入4、5月份后气温上升,油厂会利用豆粕保质期短的特性,进行减产挺价。
从技术面看,豆油Y1009于3月末启动后,沿短期均线稳步盘升,均线多头发散状态,技术形态良好,目前处于多头趋势中。实际上,近3个月来豆油主力合约低点不断上抬,如果后市有利好消息刺激,可能会走出突破行情,目前区域是建仓良机。
总结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复苏,进入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通货膨胀预期将提振大宗商品市场。进入4、5月份后,豆油的消费淡季即将过去,加上国际原油价格走强、棕榈油等替代品价格上涨,豆油需求增长可期。近3个月来豆油期价低点不断抬升,筑底迹象明显,目前大豆压榨利润、豆油棕榈油价差均处于历史低位,如果有市场利好因素配合,豆油Y1009合约期价有望突破阻力位7760,目前区域是多头建仓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