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粮油商务网主办的国际油脂油料市场高级研讨会11日~12日在北京举行,大豆问题再次成为与会专家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全球油脂油料行业权威杂志德国《油世界》总编托马斯·梅克尔在此间表示,虽然目前中国大豆的库存较高,但限制从阿根廷进口,仍有一定风险。其负面效果,可能在2个月后显现出来。
程国强则认为,在这次争端中,中国的要求合情合理、无可厚非,阿方应提高其出口产品的质量,切实解决中方的关切。但从中阿两国关系来看,这一贸易争端不会无限延期下去,需要双方通过政治智慧加以解决。
自4月1日起,中国对来自阿根廷的豆油进口许可证的发放权,由原来各地省级商务机关统一收归商务部。业内人士称,大豆进口的收紧趋势,有利于缓解国内大豆产业的困局。
但程国强表示,从1997年到2009年,中国大豆进口量增长了3961万吨,而同期世界大豆贸易增长4162万吨。这意味着,世界大豆进口增量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大豆消费增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国内大豆的生产将始终是有限供给,大豆进口的大方向不会改变。
程国强指出,当前媒体对中国大豆产业的报道中普遍弥漫着焦虑情绪。虽然媒体引用的观点,较多带有区域和企业利益色彩。但政府对大豆产业的支持政策的确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2008-2009年,中国实施了大豆临时收储政策。从实际效果看,该政策虽然确实起到了托市保价、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但也对主产区压榨企业等主体带来原料短缺、加工成本大幅上涨等不利影响。
程国强指出,新政策的推出必然会导致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博弈。今后中国调整大豆产业政策须把握4个要点:确保国家整体粮食安全,确保农民利益,确保市场稳定和价格稳定,发挥竞争优势和资源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