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空与美元强势压制商品期价
国家统计局3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经初步核算,1月—2月CPI同比上涨2.1%。其中,2月份CPI同比上涨2.7%,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2%,引起市场对加息压力的担忧。
欧洲央行上周四维持利率于1.0%的历史低位不变,符合市场预期,但行长特里谢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的利率水平仍很适宜,欧元区经济复苏进程将不会一帆风顺。欧元在大幅走低,美元指数则收复80点关口,重返强势。更何况美国经济整体向好,短期利率期货走势暗示了美联储年内升息机率的增大。因此,笔者认为美元的多头人气仍在,商品期价将继续受到压制。
全球大豆生长状况良好,供应压力增加
厄尔尼诺天气给巴西中西部大豆产区带来了充足的降雨,利于大豆生长进而提振单产进一步提高。美国农业部公布的3月份供需报告预估巴西今年大豆产量达到创纪录的6757万吨,高于2月时预估的6673万吨。
此外,阿根廷农业部公布的周度作物报告中称,阿根廷大豆作物生长状况良好,预期产量将创纪录高位,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预计本年度大豆产量料达到5200万吨。而且如果天气条件配合,大豆产量可能会另外增加100万吨,南美收割进度正常产量创纪录愈加肯定。
国内后续月份大豆进口量有所增加,下游需求不振
国内部分港口进口大豆分销价格稳定。商务部发表消息称,2月份中国进口大豆实际到港303.01万吨,3月份进口大豆预报到港390.36万吨,后期大豆供应格局依旧宽松。经历春节消费旺季后,国内进口量出现下滑,2月份进口大豆295万吨,较上月下滑28%,但交易商预计后几个月进口量可能重新上升。国内大豆供应充足,除大量港口库存外,近期中储粮开始出售储存大豆,给供应市场带来压力。
另外,生猪养殖效益不佳以及生猪疫病制约了饲料消费,发改委价格监控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猪粮比价为5.63:1,这是自2月3日猪粮比价在跌破6:1成本线后持续一个月维持在成本线以下,且有进一步下跌趋势。豆粕现货市场需求面支撑相对较少,将拖累豆类期价的反弹。
综上所述,美豆缺乏利多因素的指引,连豆上涨动能不足,市场维持弱势振荡。周出口销售数据暴露出中国对美豆进口兴趣开始减淡,尤其是在全球大豆供应大幅增加,而市场需求匮乏的情形下,大豆短期或将继续承压,笔者预计大豆期价后市将试探3750元/吨支撑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