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油厂应积极利用期市提高应对能力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03-12  
     大商所副总经理刘化军近日在“第二届中国油脂油料产业经济50人高峰论坛”上表示,近两年来油脂油料市场出现了新的情况、新的特点,企业应积极利用期货市场提高新形势下市场应对能力。

    刘化军说,我国是油脂油料生产、贸易和消费大国,1993年以来大商所相继上市了大豆、豆粕、豆油和棕榈油等品种,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油脂油料品种体系。2009年,大商所油脂油料系列品种共成交6.7亿手,占大商所总成交量的80.9%,占全国期货总成交量的31.3%。在国际市场上,2009年大商所豆油、豆粕和棕榈油的交易量位居全球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油脂期货市场。

    他说,油脂油料期货品种也是国内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最为充分的板块之一,油脂油料市场又是国内对外开放较早、开放程度最深、与国际市场联动最为密切的市场,产业链条上的相关企业随时面对着来自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市场风险。在经营风险应对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期货市场、利用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等功能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

    据统计,2009年,我国大豆产业链条上共有3859家企业参与大商所油脂油料期货交易。从参与效果看,绝大部分企业从事的是套保和套利交易,交易整体盈利,盈利能力明显强于个人投资者。

    他指出,近两年来油脂油料市场出现了新的情况、新的特点,企业经营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2008年和2009年,我国连续两年对大豆等品种实施临时收储政策,原有的市场运行规律和节奏出现调整,需要企业在政策和市场之间不断寻找新的平衡点,对企业市场应对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国家积极支持油脂油料生产,为企业经营提供了新的机遇。新形势下,油脂油料企业应更为积极地利用期货工具迎挑战、抓机遇。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