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美增产已成定局
随着早熟大豆的逐渐上市,南美洲2009/2010年度大豆的产量将渐渐清晰。据2月份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预计,2009/2010年度巴西大豆产量为6600万吨,较1月提高100万吨,较去年增加900万吨,阿根廷大豆产量为5300万吨,较1月持平,较去年增加2100万吨。其他相关分析机构的最新数据也纷纷上调巴西、阿根廷的大豆产量。加之目前良好的天气,南美大豆在去年减产的基础上今年大幅增产已基本成定局,预期2009/2010年度全球大豆的产量较去年增加4416万吨达到2.5502亿吨,大豆供应充足。
由于巴西大豆较阿根廷大豆播种早,其上市也相对较早,目前巴西已经开始收割大豆,随着时间的推进,3、4月份南美豆将集中上市,届时大豆期价将面临沉重的压力。
二、大豆进口保持高位
继1月份我国进口大豆量超过400万吨后,国家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10年2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可能比上年同期增长24%,达到405万吨,继续维持在400万吨以上。高进口量持续使得我国大豆港口库存处于高位,预计目前大豆港口库存在400万吨以上。大豆供给持续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外盘大豆相对低价,而国内大豆受收储价支撑维持相对高位。再者,油粕价格的低迷和大豆的相对高价使得油厂压榨利润为负,特别是以国产豆为原料的东北油厂,压榨积极性持续低迷,收购量减少,以致压榨需求减少,短期这种状态可能难以改变,国内供大于求的格局将持续。
而随着天气的逐渐转暖,市场对油粕的消费将有所减少。对豆油来说,夏季棕榈油的替代作用明显,豆油消费将更趋减少;而对豆粕来说,天气转热使得以消耗豆粕为主要饲料原料的畜禽养殖业疫病开始增多,对豆粕的需求也将减少。油粕消费的低迷使得压榨需求雪上加霜,后期大豆价格反弹企稳较为困难。
三、加息只是时间问题
随着希腊国内采取紧缩财政政策以及发债成功,愈演愈烈的欧洲国家主权债务问题暂时得到缓和。但全球经济是否至此就没有问题了呢?其实不然,欧洲其他国家的主权债务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不排除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出现第二、第三个希腊或迪拜,全球经济仍然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而最新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显著好于预期使得市场再次坚定了经济复苏的信心,那么我们可以判断未来全球经济更大的可能是在阵痛中前行,不排除短期内对商品价格形成打压的可能。
关于货币政策的退出与否一直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因为它关系着钱——市场流动性,对商品等资产价格影响至关重要。笔者认为货币政策退出已经开始,欧美和中国的加息只是时间的问题。自去年澳洲央行开始加息到最近其基准利率加息25个基点至4%,这已经是第四次加息。按照惯例,澳洲央行的连续加息就是全球加息的开始。而中国年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也是货币政策退出的象征,后期中国政府更多地将关注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平衡,在这种平衡中,保持中国经济的继续高速增长,加息出台可能是未来商品价格的阶段高点。
四、资金减持 机构看空
随着期价的下跌,各种基金在美豆期货上的头寸在减少。据CFTC报告显示,截止到3月2日,大豆非商业性基金净多单为12140手,较1月底减少68.9%,投机基金在大豆上的期货和期权净多单为16502手,指数基金在大豆期货和期权上的净多单为170571手,较1月底分别减少了50.2%、4.5%。基金的大幅减持显示了资金对于大豆兴趣减低、机构对大豆后市偏空的看法。
国内连豆期货持仓量较小,不过近来持仓量的变化幅度较大,且增减频繁,显示市场对连豆价格方向难以把握,多以短线交易为主。
综合以上影响因素分析,后期主导美豆、连豆期价走势的主要因素是南美大豆集中上市以及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中期均显偏空,因此预计3月份大豆期货上行困难,期价将继续探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