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6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食用油及其原料进口国以来,进口数据被一次次刷新。与之相伴的,是乏人问津的国产大豆。进口大豆量在2009年12月创下478万吨的历史纪录,1月仍维持在400万吨以上的高位水平。且未来几个月港口进口大豆供应仍保持充裕,到港成本低,这将对国内豆类市场价格构成持续压力。
中华油脂网信息主编郭清保指出,ADM、邦基、嘉吉等跨国粮商占我国内植物油压榨总产能的66%以上;且ADM等四大国际粮商已经垄断了80%的进口大豆资源。对于保证食用油产业安全,鲁花集团董事长孙孟全提议更多的生产浓香油,减少食用油消费量,从而减少食用油的进口量。
浓香油与大豆油份额之争的背后,是国内油脂产业方向纷争:浓香油主要原料是花生,而中国是花生生产大国,产量占全球4成以上;但浓香油价格较高,市场占有率远不及大豆油。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大豆榨油的豆粕可以作为饲料,企业可再获得一部分盈利空间。
现在,花生产业被寄希望于缓解食用油产业安全。1月31日,实施花生良种补贴试点、加快优质花生生产基地县建设被列入中央一号文件。
“将花生良种补贴和发展花生大县试点工作纳入农业新规划中,这对于推动花生产业的发展是一个积极讯号。”鲁花集团董事长孙孟全表示,他同时指出“制约花生产业的最大瓶颈是良种的繁育和推广,经过良种试种每亩花生可增产300-400斤,增收400-600元,出油率在原来46%的基础上提高到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