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豆下探空间有限近期美豆大幅下跌源于两方面因素:金融市场流动性收缩已现端倪;全球大豆增产预期不断增强。USDA1月报告预计,2009/2010年度美豆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9147万吨,较上年度增加1072万吨;巴西产量达到6500万吨,增加800万吨;阿根廷产量超过5300万吨,增加1900万吨,而全球大豆需求增幅相对较小,因此新年度大豆整体供求格局偏松。我们认为,USDA对全球大豆供给情况的预估过于乐观,如果后期南美天气出现变化,全球大豆供需均衡表将会修正,美豆跌破900美分的可能性很小,继续下探的空间有限。
基本面支撑豆粕易涨难跌元旦之前,国内大豆进口需求强劲,油厂一方面全力开工压榨,一方面积极签订订单,提前预售豆粕,加速豆粕库存消耗。从油厂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油厂豆粕库存普遍不高。近期豆粕市场相对低迷,饲料企业、养殖业采购订单量整体偏低,这种现象笔者更多认为是一种采购心态的博弈:当价格下跌时采取观望策略,推断价格可能继续下挫;价格上涨时疯狂抢购,预计价格还会继续上涨。目前饲料厂库存相对不高,后期一旦豆粕价格企稳,下游需求企业仍然有继续备货的需求。
油厂挺粕意愿浓厚近期国内油粕价格双双下挫,东北地区油厂基本停工,沿海油厂虽然保持较高的开工率,但压榨利润大幅缩水:沿海油厂豆粕现货报价较月初下跌约每吨300元,2月合同价格跌幅也有每吨200元;而相对于豆粕来说,油脂价格下跌的幅度更大,四级豆油价格跌幅达到每吨500元~800元。目前很多油厂都是保本经营,面对此番下跌,油厂往往采取挺粕或者挺油策略维系生产。
从油脂基本面来看,前期“中国需求”引发油脂价格大幅飙升,造成国内贸易商、终端消费者节前备货在“抢购热潮”中完成,目前油脂下游普遍滞销,油厂很难找到挺油的理由。而豆粕则不然,目前豆粕现货价格为每吨3200元,期货5月合约价格为每吨2980元,9月合约价格为每吨2857元,相对于现货价格来说,存在每吨200元~400元的贴水,因此油厂可以利用厂库交割的优势,调整销售策略,抬高豆粕出库价格,一方面可以提高油厂压榨利润,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高位抛售豆粕空单完成下一轮豆粕套保计划。
综上所述,短期内在整个宏观经济走势低迷的情况下,豆粕市场看跌氛围难以缓解,但是从油厂销售策略、油厂库存不高、下游需求企业后期备货等因素考虑,豆粕价格深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预计豆粕将会保持低位震荡。后期美豆出现止跌企稳,相对于国内大豆、豆油等农产品来说,豆粕或将成为农产品市场的领涨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