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理会报告 市场“钟情”南美**
尽管市场认为,在经过持续五周的下滑之后,美国农业部报告将为其提供支撑。但是昨夜的CBOT大豆期货并未因稍早公布的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而收高,对南美高产的预期以及一些农户抛盘令大豆期货承压,大豆期货周二收盘下跌,市场进入盘整模式。
美国农业部报告将2009-10年度大豆出口预估上调2500万蒲式耳至14.00亿蒲式耳,大豆压榨上调1000万蒲式耳至17.20亿。也正因大豆出口将创下14亿蒲式耳的纪录高位,加上乙醇制造商将增加玉米使用量2%,因此年末库存预估要低于交易商之前预期。报告预计,2009/10年度大豆期末库存为2.1亿蒲式耳,较1月预估的2.45亿蒲式耳减少3500万蒲式耳,亦低于市场平均预期的2.17亿蒲式耳。
这份报告未能带来任何实质的惊喜。芝加哥P.F.G. Best分析师Tim Hannagan指出,由于南美作物丰产预期足以抵消美国供应紧俏的形势,市场上交投模式并未发生改变。市场参与者寻找机会轧平报告公布前建立的头寸,因来自于国内的支撑被利空的全球供应基本面所抵消。
将创纪录的美国以及南美大豆产量持续压制市场。昨日美国农业部预计,巴西大豆产量为6600万吨,较上个月预估增加100万吨,因单产上升。同时,巴西政府机构Conab上调对巴西2009/10年度大豆产量估计至6,670万吨,上月估值为6,510万吨。巴西统计局下属的农业调查机构IBGE预计,2009-10年度大豆作物产量为6610万吨。此次预估要高于该机构在1月7日做出的6520万吨预估。
尽管美国农业部报告利多未能提振CBOT大豆期价大幅走高,但鲁证期货分析师李苑表示,她依然认为美豆期价下跌空间较为有限。她指出,2009/2010年度美豆库存消费比预估约为0.0636,在历史上处于中等偏低水平,甚至低于2007/2008年度库存消费比水平。笔者依然认为美国农业部仍低估美豆强劲需求,后期仍将进一步上调,本年度美豆供需状况并非过度宽松。且随着1月份美豆期价深幅回调,南美丰产压力也逐步得到释放,预计后期对美豆期价的打压力度将减弱。美豆期价虽不排除二次回试的可能,但预计880-900美分区间将成为阶段性支撑,底部震荡整理后有望迎来反弹。根据美豆指数1995-2009年涨跌百分比统计表显示,在1995-2009年这15年间,美豆指数2月份期价有6年下跌,9年上涨;由此可见,2月份美豆期价上涨的概率偏大。
**资金不愿恋战 轻仓以过“万重山”**
今年全球作物产量巨大持续抑制农产品价格上涨,包括巴西大豆产量创纪录的预期,巴西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大豆出口国。另外,年初以来,美元持续上涨以及周边市场表现疲弱进一步压制大豆走势。周二欧盟原则同意援助希腊的消息令欧元大幅反弹,包括原油和伦铜反弹超过2%,黄金上涨1%,唯独农产品表现依然疲软。
自1月初开始,美国管理基金和交易基金一直轧平谷物空头头寸,且在美国农业部1月供需预估报告公布后加大抛售力度,因1月报告预计小麦、玉米和大豆库存高企,是市场的利空因素。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上周五公布数据显示,2月2日当周管理基金(managed fund)连续第二周净做空大豆期货,净空头仓位有12,498口。
中国紧缩货币供应亦将给整个商品市场带来偏空影响,国内市场有部分资金谨慎观望,加之临近春节长假,各期货公司上调保证金以及资金规避长假期风险均令资金流出市场。广发期货分析师表示,国内豆类商品目前仍属超跌,特别是大豆、豆粕,但受节前资金持续流出影响,盘面短期仍难有大的起色,连豆期货反弹幅度也受到抑制。而由于月度报告未能提供新的上涨动能,近期大豆市场走势将可能取决于外部市场表现。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几天CBOT豆油受生物能源题材支撑表现明显转强,大豆市场仍有望继续获得提振。预计美豆900美分一线将构筑本轮下跌底部,短期上方阻力位940、955美分。
市场人士一直密切关注南美作物生长状况,寻求未来几周的指引。但是,位于东京的Sumitomo Corp基金管理主管Genichiro Higaki称,与这些基本面相比,中国更加重要,其宏观经济政策可能对商品需求及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影响。资金出逃商品等风险资产,受中国缩紧货币政策的信号影响,且其肯定会再次出现。短期内大豆期货可能在每蒲式耳9.00美元处寻获心理支撑,玉米期货将在每蒲式耳3.50美元处寻获心理支撑。但他补充称,大豆及玉米期货在2月可能分别进一步下滑至8.50美元和3.20-3.30美元,尤其是截至目前南美作物前景十分好。
去年南美遭遇前所未有的干旱天气,令市场的大豆需求转向美国,提振美国大豆价格。但2010年全球大豆采购格局将更加传统,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中国预计将与巴西和阿根廷达成购买协议,而放弃美国大豆。今年阿根廷玉米产量预计也将增加,这将给美国玉米出口带来竞争,阿根廷通常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玉米出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