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紧银根冲击波,将导致行情过度回落众所周知,包括油脂油料在内国内大宗商品的流通需要充足的货币作保障,这与银行的支持是离不开的。新年伊始,央行为了缓解因信贷激增导致商品膨胀的压力,采取了大动作资金回笼措施,将银行存款准备率上调0.5个百分点(达到16%)。按去年12月末59.77万亿元的存款余额计算,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将冻结资金近3000亿元。如果加上央行在公开市场连续14周净回笼的资金,从去年10月中旬起至现在,央行净回笼和冻结的资金已经达到了1.25万亿元。动作的突然性使得其对市场的杀伤力被成倍放大,尤其对于商品期货市场而言,其影响力已经超越中国市场,成为全球大宗商品下跌的主要因素。投资人担心,全球货币政策宽松的时代行将终结。全球股市及商品市场恐慌性下挫。国际油价跌幅由0.4%扩大到1.5%,油脂油料也紧随跌势。但相对国外市场,国内市场反映似乎强烈些。股市大跌101.31点。商品市场的单日跌幅在3%至5%之间。这个举措对商品市场在短期内将造成恐慌性的打压,而对商品市场中期走势影响相对有限,毕竟前期应对金融危机而释放的大量流动性不可能在短期内如水龙头一样说关就关。尤其是在我国油脂油料过半需要进口的现状下,未来输入性通胀仍不可避免,商品市场仍会保持目前的牛市格局。因此,在近期国内油脂油料价格过度下跌中,也提供了买低机会。
中国经济复苏无可非议,将给予油脂油料市场强支撑中国作为世界新兴国家之一,其经济复苏的启动和速度要领先于其它国家,更具活力。
2009年,国内CPI已经实现正增长,今后几个月只会增加更多,通胀水平不会是当前货币政策的结果,相反,它是之前相当长一段时间政策的后果。历史经验表明,紧缩行为将会伴随着价格上涨而存在,从另一方面讲,紧缩周期就是上涨周期。在经历了连续13个月的下滑之后,中国去年12月份的出口首次出现了同比增加,进口额也出现大幅增加,表明中国已经经济复苏。去年12月,中国原油进口达到了创纪录的月度2126万吨,而整个2009年度中国原油进口量增长了14%,达到了2.03亿吨,在这一个月,中国还进口了6200万吨铁矿石,同比增加了80%,按月度计算,相当于历史上第二大进口量,相对于11月,环比增加幅度为22%。整个2009年,中国进口了6.27亿吨铁矿石,相对于2008年上升了42%。油脂油料方面,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进口棕榈油640万吨,与上年相比增长23%,全年中国进口食用油816万吨,较上年的753万吨增长8.4%;2009年全年中国进口大豆4255万吨,较上年的3744万吨增长14%。据预测2010年,中国植物油进口将达到930万吨,进口大豆4200万吨。中国强劲的市场需求将给予后市油脂油料市场有力支撑,保障整体行情的高企。
美国以惯用手法压制中国收购,难以奏效日前,国家粮食局公布了东北纳入收购加工2009年度国产大豆补贴的大豆压榨企业名单,共126家,其中黑龙江81家(含之前公布第一批13家)。另外,海关统计显示, 中国去年12月份大豆进口量创下478万吨的历史纪录,今年1月大豆进口量将达到435万吨左右。经过补贴的国产大豆已经颇具价格竞争优势,进口大豆成本较低也压榨利润丰厚,将推动国内市场大豆收购和加工高峰,2010年一季度国内大豆市场将出现供应过剩的局面。就在中国大豆遇到短期供应膨胀的同时,美国农业部(USDA)1月份供需报告将美国和南美大豆产量调到创纪录水平。预计2009/10年度美国大豆产量数据从早先的9030万吨上调到了9150万吨,上年为8080万吨。巴西6500万吨,高于早先预测的6300万吨,上年为5700万吨。阿根廷大豆产量5300万吨,上年为3200万吨。全球大豆产量预计为2.534亿吨,相比之下,早先的预测为2.503亿吨,上年为2.109亿吨。另外,报告还调高美豆库存:预计美国2009/10年度大豆结转库存为2.45亿蒲,高于市场预测的2.37亿蒲均值(预测区间1.7亿-3.29亿蒲)。外盘应声滑落,至今下跌行情已经持续十余天时间,也给予国内市场较大打压,直接导致国内油脂油料价格连续大跌。回顾历史,往往在中国大豆收获之际,美国为了实现“豆贱作农”打压中国大豆产业的目的,操控大豆数据,紊乱中国大豆供需秩序。但是今年有所不同的是目前中国收储举措已经成熟,大豆购销定价已经有了保障,美国惯用手法难以奏效,短时间的打压,只会给未来大豆产品以整体油脂油料行情的反弹制造机会。
厄尔尼诺气候,随时可能引爆上涨行情目前根据美国海洋局的数据报告,厄尔尼诺已经形成,至少在2010年第一季度过后才会结束。回顾近30年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消费比与厄尔尼诺的关系来看,冬季厄尔尼诺发生后马来西亚棕榈油会有一库存消费比的低点出现。截至2009年11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消费比为0.975,处于近15年的平均水平以下,后期库存消费比还容易继续走低,并可能出现04年以来的低点即0.91。因为印度尼西亚从今年开始将对棕榈油出口收于关税,而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关税一直是跟随价格变动的浮动关税,根据目前棕榈油价格,关税基本上已经达到上限,今年上半年的棕榈油需求可能会进一步转向马来西亚,而由于厄尔尼诺马来西亚棕榈油面临减产威胁,在库存消费比走低的情况下,价格容易启动。且棕榈油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油脂,且贸易量也是最大的油脂品种,其具备引领整体大豆类油脂板块走势的条件。另外,厄尔尼诺现象还将导致泰国今年的橡胶产量将会大大低于预期的330万吨,泰国和菲律宾等国家的大米产量严重受损,印度的大米、白糖、油料等作物产量均严重下滑,全球农产品产量受损也将有利于推助未来国内外油脂油料价格上涨。
扶持“三农”仍第一国策,国储政策将保障油料油料价格稳居高位近年来,我国通过完善国储措施,不断加强对油料作物生产和加工扶持力度。2008年,国家先后三次下达150万吨菜籽收购计划,用于充实中央食用油储备(折合菜籽油50万吨);四次下达150万吨中央储备大豆和575万吨临时存储大豆收购计划。2009年6月15日,中国财政部等部门印发《国内油脂加工企业收购加工2009年度国产油菜籽补贴管理办法》,首次将国储与国内油脂加工企业生产有机结合,通过发放补贴既保障了农民收入又刺激了油厂加工积极性。11月份,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09年东北地区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国产大豆(国标三等)临时收储价格为1.87元/斤(3740元/吨),收储期限为2009年12月1日-2010年4月30日。之后,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又联合下发通知,要求相关单位将内蒙古、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和新疆等春播油菜产区油菜籽收购的执行期延长至2010年2月底,油脂加工企业两批补贴的申领期限也相应延长,这样以来,近期国内油脂油料价格将继续受到国储政策托市的支持。而且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已经确定仍以不断增加“三农”投入,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确保农民收入不徘徊,确保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为主轴。不难预测今年夏秋季的油菜籽、大豆、棉花、花生收购定价都将得到国储力挺,2010年油脂油料震荡上涨仍是主基调,因此,经销厂商伺机逢低买入应该是明智选择。
期货市场多空转换时,即是现货买进良机在紧缩银根、大豆供应超量的打压之下,多方主力纷纷恐慌性抛盘,以中粮为首的空方力量伺机打压,直接导致油脂油料期货盘面暴跌,也给现货厂商沉重打击。但油脂油料现货价必竟与市场实际供需关系联系密切,至今不少油厂尚有未执行完的油粕合同,而且大豆进货价也受到国储收购的支持,现货价格下跌幅度相对要小于期货行情。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期货价格已经普遍低于现货价格,截止1月18日,主力1009豆粕报收2904元/吨,比现货价格(3470元/吨)低566元/吨,1009豆油报收7456元/吨,比现货价格(7650元/吨)低将近200元/吨,1009菜油报收7994元/吨,比现货价格(8600-8800元/吨)低600-800元/吨。目前的市场炒作基本是以消费未来油脂油料供需为主题,先不说对未来预期数据是否准确,大豆、菜籽等原料价格由国储政策力挺,下跌空间有限。今后市场的恶炒将会加大油粕与原料价格的扭曲程度,尤其是期现价格的严重倒挂,将吸引买方进行套利,空方越来越力不从心随之获利平仓,结束炒作。本次油脂油料价格调整是以期货行情大跌为先导的,“解铃还需系铃人”,在期货市场多空转换时,即是现货买进良机。其后,随着多单大量进场,占据绝对优势,将借题发挥展开新一轮炒作,主产区天气变化,种植面积的差距,需求的增长等等,都将使长期压抑的市场如洪水般得到释放,最终拉动现货掀起升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