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2009年黑龙江大豆市场回顾及展望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01-20  
     2009年国家在东北及黑龙江实施大豆临时储备政策,这在黑龙江大豆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和战略意义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家共下达了三批中央大豆临时储备计划,共计600万吨,占东北地区900万吨大豆产量的67%左右。其中黑龙江省收储量达453万吨,超过全省大豆总产量的一半,占国家临时储备大豆总量的76%。国家临储大豆政策的实施,标志东北及黑龙江大豆种植、大豆贸易、大豆加工企业的生存及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尽管在政策出台及执行过程中出现一些偏差及问题,但大豆收储政策对国内大豆市场的影响,对黑龙江大豆产业的振兴及发展、对千万豆农的切身利益及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回眸过去一年黑龙江大豆市场经历的风风雨雨,不难看出国家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对抵御国际大豆市场的冲击,对挽救和改变黑龙江大豆的生存及发展环境、对缓解国内大豆市场危危可亟的局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总结借鉴和回味。

    一、2009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预估

    据黑龙江省有关部门调查初步统计的数据,2009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6229万亩较上年增加229万亩,大豆总产量680万吨,较上年减少60万吨。2009年黑龙江气候变化异常,入春全省降雨偏少,加之高温大风天气,导致土壤失墒加快,江河来水减少,大豆出苗关键时段发生了严重的春旱,全省大豆干旱面积达3870万亩。入夏黑龙江大部地区发生持续低温多雨天气,平均气温为1984年以来最低值,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4成;日照比常年同期偏少50~100小时,西部的部分地区偏少 100~150小时。前旱后涝使得黑龙江大豆植株矮小,叶面积偏小,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现象,生育进程与历年同期相比平均偏晚约一周左右。进入秋季大豆结荚期雨量虽然保持充足,但因为前期天气条件恶劣,大豆株高比常年低5~10cm;东部地区每株结荚为50~60个,西部地区结荚平均下降30~40个左右,较常年减少25-30个左右。因此有关机构测定黑龙江大豆产量将减产20%左右。尽管2009年黑龙江大豆种植过程中遭遇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但大豆总产量好于人们预期。一是全省大豆种植面积除东部地区大豆面积减少外,西部、中部、北部大豆面积略有增加,全省大豆种植面积到达6229万亩。二是虽然大豆收获期滞后10-15天的时间,但气温比正常年景高2-3℃对后期补苗的大豆成熟及产量形成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三是大豆优良品种面积扩大,种植管理水平提高,抵御旱、涝、虫等自然灾害地能力明显提高,对大豆产量的稳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2009年黑龙江大灾之年大豆产量没有出现明显下降是多种因素的结果,其中大豆科技成果转化,先进耕作、收获机械的采用对大豆产量的贡献功不可抹。

    二、2009年黑龙江大豆市场行情走势变化

    1、大豆行情跌宕起伏,国储收购引导市场。年初黑龙江国家临储大豆250万吨收购指标已经公布,全省128个收购储备库点陆续开展收购活动。国储大豆收购对各地大豆市场带来利好的影响和行情的支撑。与此同时加工企业及贸易商收购开始活跃,大豆市场回暖势头开始显现。截至1月20日全省已按计划收购入库大豆164万吨,占收购计划指标的80.78%,政策性大豆收购进展基本顺利。在利好因素增加的同时也要看到部分地区国储大豆收购依然面临困难和问题。一是国储大豆收购质量要求严格,部分农民大豆质量达不到收购标准,直接交到国库大豆的数量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部分收购库点受存储条件、资金条件、人情豆等多种原因影响收购进度依然缓慢,二是由于大豆价格南北倒挂南方食品企业已经不再选用国产大豆加工食品。尽管国产大豆是非转基因产品但在失去价格优势的条件下其优势很难再现。三是大豆加工企业收购信心仍显不足,收购数量依然有限。黑龙江大豆价格与到港进口大豆相比,价差水平仍在350元-400元/吨,国产大豆仍不具备与进口大豆相抗衡的优势。同时内外价差的存在导致加工企业利润维持在较低水平,尽管国家再次增加大豆储备数量,力撑大豆价格但大豆市场上行无力,下行困难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进入3月份黑龙江大豆市场风雨交加再遇春寒。首先是国际、国内大豆行情低迷波动对黑龙江大豆市场再次形成较强的冲击,部分豆农及家庭农场被迫低价卖出手中大豆。二是加工企业全面停产,加工被迫中断。三是部分地区豆农及家庭农场手中剩余大豆没有出售,影响到春耕生产及今年大豆种植。四是国储大豆收购并不如意。在收购过程中由于收购细则和相应的市场配套措施和组织工作并没有同步和有效的跟进,豆农及家庭农场实际增收、利农的作用并没有充分体现。一年的实践告诉我们,要破解国产及黑龙江大豆困境,仅仅依靠国储大豆收购是远远不够的,理顺大豆产、供、销的关系,建立和创新国产大豆组织化、服务化、产业化、科学化体系和机制十分重要。挽救国产大豆、振兴黑龙江大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大豆种期前旱后涝、大豆长势低于预期。从4月份开始黑龙江进入春耕生产大忙季节,随着大豆播种的临近,部分豆农及家庭农场正为大豆出手左右为难。由于大豆行情不见好转,部分地区大豆种植再遇阻力。黑河、嫩江、绥化、北安、黑河、望奎、龙江、集贤、桦南等地部分豆农转包土地、转种其它作物的豆农明显上升,在一些地区大豆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等生产资料市场销售状况较上年同期明显下降,大豆种植状况令人担忧。进入五月份黑龙江大豆播种在即,从种植意向调查情况看哈尔滨、绥化等地大豆、玉米种植面积比例调整由上年7:3转变为6:4东部鸡西市大豆播种面积较上年减少8万-10万亩。从种植收益上看,种植玉米收益明显好于种植大豆。上年黑龙江普通玉米产量一般在8吨/垧左右。扣除化肥、农药、人工、承包费等成本,秋后玉米只要卖到800元/吨,农户就能收回成本,绥化、佳木斯、双鸭山、七台河、牡丹江地所属市县一些水资源较充沛的地区豆农已经开始转种水田。截止5月31日黑龙江大部分地区依然没有有效降雨。全省受旱面积已经达到9000万亩,其中大豆重灾面积3760万亩,全省13各地市普遍受灾,约950万亩大豆由于干旱出苗不齐。从6月2日开始黑龙江出现入春以来久违的降雨过程,截至6月20日黑龙江连续十八天出现阵性降雨过程西部、北部、中部降雨量一般在35-45毫米,东部、南部降雨量一般在35-55毫米大豆旱情得到有效缓解,一些地区大豆旱情基本解除。大豆苗情比较前期明显好转,但由于持续阴雨天气气温普遍偏低,对豆苗生长带来一定的影响。

    3、多种市场因素交织,九次拍卖一再落空。7月23日国家临时储备大豆首次竞价销售交易会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举行(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设分会场)。本次计划销售大豆49.99万吨,其中,黑龙江计划销售大豆30万吨,吉林10.06万吨,内蒙古9.93万吨,三个等级大豆拍卖起报价分别为:3830元/吨,3790元/吨,3750元/吨,其结果全部流拍。此后在7-9月间连续进行了9次临时存储大豆竞价销售,交易结果多以流拍而告终。国储大豆9次拍卖不尽人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种政策层面换得换失值得总结和吸取。

    4、政策因素引领市场,大豆行情持续走强。10月份黑龙江大豆收获自西向东全面展开。由于天气状况比预期的要好,后期补种的大豆基本成熟,大豆产量较预期提高3-5%,大豆收获期较正常年景拖后7-10天。10月中旬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继续实施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在政策因素的影响下黑龙江大豆行情普遍恢复上涨行情,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绥化、双鸭山等地所属市县、北安、九三、红兴隆、宝泉岭农场管理局所属农场大豆收购价格均在1.80元/斤以上。尽管大灾之年夺得大豆较好收成但由于西部、北中部部分地区遭受较严重的旱涝、低温冷害大豆产量并不理想,大豆种植效益较低的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善。10月下旬国家发改委制定流通政策,对黑龙江08年临储大豆150万吨,一次性补贴210元/吨给省内指定大豆加工企业进行压榨,要求加工企业在2010月10日前必须加工完出库。其主要目的是缓解临储库存压力,为新大豆入库做准备,帮助处于停产的油厂恢复生产。虽然新大豆收储价格还未正式公布,但市场预期价格将高于去年。基于这种预期,黑龙江省八成大豆加工企业开始敞开收购大豆。即便这样黑龙江本土大豆加工企业本身依然面临资金短缺、产能过剩、外资竞争等众多压力,大豆收储或加工补贴不足以解决大豆加工链条中所有的问题。同时由于本土中小大豆加工企业普遍缺乏竞争力,经营理念和市场经营手段不适应,亏损的企业较多,期望通过补贴让其起死回生,显然是不可能也达不到预期目的。11月2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布《关于做好2009年东北地区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备受瞩目及期待的大豆临时收储政策正式出台。其中大豆(国标三等)临时收储价格为1.87元/斤。收储期限为2009年12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国家大豆收储政策再次出台对广大豆农及家庭农场带来利好的讯息。虽然临储大豆最低收购价格低于豆农及家庭农场的心理价位,但国家再次提高大豆收购价格对广大豆农及家庭农场是一个有力的支持和肯定。同时国家实行大豆敞开收购和延长收购期给豆农及家庭农场带来更多的方便和实惠。从公布后黑龙江大豆行情看多数地区大豆毛粮收购价格进入上升通道。截止12月31日黑龙江多数地区大豆平均价格达到1.87元-1.885元/斤。与此同时黑龙江83家大豆加工企业获得国家补贴认可,555个国储大豆收粮库点也已公布,黑龙江国储大豆收购及补贴加工全面启动。尽管利多因素接踵而来,但应该看到黑龙江粮食收储开展较往年拖后近一个月的时间,农民售粮期较正常年份明显缩短,大豆市场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局面。

    三、2010年黑龙江大豆市场展望

    从去年12月1日开始,黑龙江新一轮国家大豆收储拉开帷幕。在政策利好支撑下,黑龙江大豆价格小幅维持在1.87元-1.885元/斤。受去年11月份以来国际市场利空因素影响国内大豆行情继续上涨价空间有限。而广大豆农及家庭农场惜售心理却比较强烈,观市等价现象普遍存在。受新一年度市场主体需求减弱及南美大豆丰产的影响,春节前黑龙江省大豆行情震荡调整格局难有改变。2010年黑龙江大豆依然摆脱不了进口大豆的冲击和影响,大豆价格涨跌将跟随国际市场变化的节拍,国内及黑龙江大豆市场很难走出独立行情。就黑龙江大豆的实际情况而言,即使大豆价格上涨,豆农及家庭农场仍难赚到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大豆市场放开,国际大豆市场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加剧中国大豆价格的摇摆幅度。加之我国缺乏长效的大豆产业支持政策,大豆生产不稳定,也是造成大豆价格波动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一豆十年”,大豆种植重茬或迎茬,不仅减产影响黑龙江大豆品质还容易滋生病虫害。上世纪80年代,黑龙江全省春小麦种植面积3200多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近1/3,豆麦轮作得以实现。受种植比较效益低的影响,小麦面积连年下降,大豆面积逐年增加。2003年以后,全省小麦每年不足400万亩,豆麦种植面积比例失调,很多大豆种植区无麦可轮。为了遏制大豆品质下降局面,黑龙江省启动了“麦豆轮作”试点,在大豆主产区十个县建起10万多亩示范田。实行麦豆轮作,每年每亩可增产粮食300斤以上,而且保持合理的麦豆轮作体系,保障了大豆生产安全。2010年黑龙江麦豆轮作面积要扩大到23万亩。但与黑龙江省5800万-6000万亩大豆种植面积相比依然是杯水车薪。

    目前黑龙江大豆农户的平均亩产在125-130公斤,黑龙江垦区家庭农场大豆平均亩产在145-155公斤,低于美国大豆平均亩产170公斤的水平;黑龙江大豆一般出油率18-20%,而美国的转基因大豆出油率20%-21%。同时黑龙江省油用大豆、食用大豆混种混收,产量和价值都受到影响,种植优势、品质优势没有体现出来。在新的一年,着力改变黑龙江大豆生产的现状,加大大豆科研、资金的投入,采取现代化的作业模式,积极开展豆麦轮作,尽量减少重迎茬,油用豆和食用豆分开种植,是提高大豆的市场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虽然黑龙江省是大豆主产区,但是大豆交易市场、信息市场却在沿海地区,大豆市场信息不对称,交易流通手段相对落后也是制约黑龙江大豆发展的重要环节。一方面要向豆农发布及时的大豆市场信息;另一方面,引导更多的企业进入市场流通环节,拓展大豆交易方式拉近市场和农民的距离,提高黑龙江大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黑龙江省位于世界三大黑土带中最大的一个区域内。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全国其他地区,黑龙江省常年大豆种植面积占全国大豆种植面积的37%-44%,总产量占全国的38%-46%,商品率80%以上。所以国家政策的连续性、效用性切实保护豆农利益,稳定黑龙江大豆种植,是应对国内外大豆市场变化的重要保证。新的一年,新的展望,新的期待,但最重要的是总结和反思我们的过去,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扎实做好每一件事情,或许会令人收到更加欣慰的效果,或许会令更多人看到信心和希望。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