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连豆易涨难跌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01-18  
     近期美豆大量到港,国内大豆供应宽裕局面显现,对国内大豆期价产生了一定冲击。加之,央行近日频频释放出流动性收紧的信号。在供应宽裕及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后期国内大豆期价走势如何,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

    收储政策对连豆的影响

    国家2009年大豆临储新政托市价格为1.87元/斤,中央财政对指定的大豆压榨企业和中储粮总公司一次性给予0.08元/斤的补贴,收购期限为2009年12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在收储尚未结束前,大豆价格将会受到国家托市政策的支撑。由于享受补贴的大豆无法二次回流进入流通领域,对于连豆一的期价来说,其合理卖价应该是国储收购价格+运费+交割成本+资金占用成本。经过测算,其理论成本不低于3900元/吨,这将对期价形成支撑,从近月合约期价在4000元上方也可以看出,大豆主力合约的下降空间有限。

    大豆现货价格坚挺

    虽然2009年国家对新豆继续实行临储政策并提高收储价格,但受去年新豆减产的影响,产区农户对收储价格并不满意,农户惜售心理较强。据悉在国家收储3.74元/公斤的价位之下,贸易商根本难以收到大豆,从黑龙江粮食局1月8日公布数据来看,农户售粮进度较去年有所下降。农户的惜售必将减少市场供应量,部分企业在获得补贴的情况下,收购意愿却比较强烈,这将会对现货价格起到支撑作用。

    进口大豆成本相对高位

    目前大豆的进口主要来自美国,美豆由于具有出油率高的特点,通常会较国产大豆有100元左右的溢价空间。但2009年美豆由于晚熟且受低温的影响,质量较往年出现一些变化:蛋白含量有所增加,出油率降低。这就意味着美豆的溢价空间将受到一定挤压。从国内进口量来看,截至去年底,国内累计购买美豆1976万吨,累计装船1291万吨,占购买量的65%。在南美大豆丰产的预期下,国内买家后期采购美豆料将步入衰退期。虽然近期美豆期价出现明显回落,但大豆进口平均成本仍难以大幅回落。进口大豆成本的相对高位,也将对国产大豆价格形成支撑。

    引入产区企业补贴收购

    1月14日,国家粮食局网站公布了关于补贴收购加工2009年度国产大豆的压榨企业名单,该名单中包括了内蒙古、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四省区共126家企业。其中,以国产大豆主产区黑龙江企业为最多,共81家,虽然较前期黑龙江申报补贴的91家企业减少10家,但基本保留了其中的绝大部分。根据产能推算,东北地区压榨企业产能应达到1500万吨左右,而2009/2010年度整个东北大豆产量远低于此。由于补贴大豆的性价比较高,获批的这126家企业后期必将形成较大的大豆需求量,由于供应小于需求,这将对后期的国产大豆价格形成支撑。

    由于目前2008年临储补贴大豆195万吨,正处于油厂压榨过程中,这虽然在短期内压制了油厂对2009年新豆的需求,但考虑到在大量企业获得补贴的背景下,一旦油厂将2008年补贴大豆消耗完毕,后期油厂收购的积极性将会得到极大好转。

    进口大豆成本相对高位

    目前大豆的进口主要来自美国,美豆由于具有出油率高的特点,通常会较国产大豆有100元左右的溢价空间。但2009年美豆由于晚熟且受低温的影响,质量较往年出现一些变化:蛋白含量有所增加,出油率降低。这就意味着美豆的溢价空间将受到一定挤压。从国内进口量来看,截至去年底,国内累计购买美豆1976万吨,累计装船1291万吨,占购买量的65%。在南美大豆丰产的预期下,国内买家后期采购美豆料将步入衰退期。虽然近期美豆期价出现明显回落,但大豆进口平均成本仍难以大幅回落。进口大豆成本的相对高位,也将对国产大豆价格形成支撑。

    引入产区企业补贴收购

    1月14日,国家粮食局网站公布了关于补贴收购加工2009年度国产大豆的压榨企业名单,该名单中包括了内蒙古、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四省区共126家企业。其中,以国产大豆主产区黑龙江企业为最多,共81家,虽然较前期黑龙江申报补贴的91家企业减少10家,但基本保留了其中的绝大部分。根据产能推算,东北地区压榨企业产能应达到1500万吨左右,而2009/2010年度整个东北大豆产量远低于此。由于补贴大豆的性价比较高,获批的这126家企业后期必将形成较大的大豆需求量,由于供应小于需求,这将对后期的国产大豆价格形成支撑。

    由于目前2008年临储补贴大豆195万吨,正处于油厂压榨过程中,这虽然在短期内压制了油厂对2009年新豆的需求,但考虑到在大量企业获得补贴的背景下,一旦油厂将2008年补贴大豆消耗完毕,后期油厂收购的积极性将会得到极大好转。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