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商品市场地震 震源不详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01-08  
     编者按:

    昨日商品期货市场在“一片祥和”中突然大跳水,多头们有如遭遇一场“地震”。关于地震原因,市场目前尚无定论。“央行收紧信贷说”最为盛行,而这种解释让更多的投资者陷入了迷茫。

    有些时候,期货价格的调整往往以类似“地震”的极端形式展开,10余分钟内就能让多头们“恍如隔世”,而且所有商品都不能幸免。昨日的市场再次诠释了这种“个性”。

    “早盘10分钟就跌光了我一周来做多的盈利,肯定是市场出什么消息了。”一位“中招”的期货投资者似乎心有不甘。若以本周四各主要期货品种的走势来看,这位投资者昨天早上十点前后的心情确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在期货早盘最初的一个小时,商品的整体盘面还是“一片祥和”,部分金属品种还一度冲高,但在接下来的10多分钟内,这种幻象就消失了。以豆油期货为例,在昨日早晨9:58~10:08的10分钟内,该品种主力1009合约价格以近乎“自由落体”的方式狂泻超过350元。

    “当时我在刷牙,偷空瞄了一眼电脑,还以为是程序错误。”一位投资者不安地表示。事实上,这位客户当时并没有眼花,交易软件也没有出错,而令人啧啧称奇的跳水也不止发生在豆油这一个品种上。

    细心的投资者就可以发现,昨日期货各品种的暴跌几乎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不仅有色金属、豆类和化工品的跌势相近,就连一向“特立独行”的黄金和白糖、一向“温文尔雅”的玉米和小麦都“克隆”出类似的下跌。

    “跌得过快,后面方向如何不知道了,反正是没敢再抢‘反弹’,如果手痒的话,今天能亏更多。”一位投资者还耿耿于怀。

    但之后的走势证明,那些在急跌过程中慌忙止损的人再次失算,日内大调整的硝烟尚未散去,猛烈的反弹又开始了。以铜为例,沪铜主力1004合约在最低探至61000元/吨下方之后,没有经过任何震荡即开始“反攻”。若刨除10:15~10:30间的休息时间,该合约价格在10余分钟的连续交易时间内反弹超过1700元/吨。

    而不少接连做错方向的投资者也“痛定思痛”,开始向记者总结起商品“跳水”的原因,其中有一条市场资金面的消息引起记者的注意。根据Wind的统计,本周(1月4日~8日)将有人民币400亿元的央票和回购协议到期,即使央行周四不进行任何回购协议操作,本周也将至少从市场中净回笼人民币1070亿元资金。

    很多期货投资者对此消息更是若有所悟,认为找到了商品价格调整的关键,即像某些舆论所说的“央行资金回笼力度有放大倾向,短期或对资金面小幅收紧”。

    令人费解的是,这种资金回笼的消息为何没有在昨日早间的A股市场得到反映?同期的上证综指并未出现较大的异常波动,单单是期货市场陡然下跌。即便是A股市场下午出现一定跌幅,但从其较小的跳水力度看,背后的推手显然与期货市场不同。于是,望着众商品周四“依葫芦画瓢”似的日内V字,人们再次陷入了沉思,或许时间会给出真正的答案。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