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一家由省级政府发起的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 (下称渤海大商所)甫一出手,便在京津沪角逐原油现货市场的竞争中拔得头筹。
从成立到开业不足四个月,渤海大商所就已获批推出“原油”现货交易品种,国内已存在的近200家大宗商品交易所不能望其项背。2010年1月,其还将推出 “螺纹钢”、“热轧卷板”两个连续现货交易品种。
就在一地之隔的北京,2007年成立至今的北京石油交易所因苦于未能获批原油交易品种,至今尴尬地未能正式开展交易。
而12月初,拥有国内四大石油公司豪华股东阵容的上海石油交易所(SPEX),刚推出了国内首个石油化工产品的连续现货交易平台,不过这一国内成立最早的石油现货交易所试水的是燃料油品种。
京津“双城记”
2009年12月18日,渤海大商所开业的这一天,连续现货交易平台上首个原油“中国价格”诞生。在天津市火车站旁的进步道48号渤海商品交易所(BOCE)大厅中央,董事长阎东升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作为定位于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综合性商品交易所,渤海的目标是比肩伦敦金属交易所、纽约商业交易所。”
而就在开业的前两天,北京大宗商品交易所(下称北商所)抢先承办了 “2009年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发展论坛”,声势之大颇有与渤海商品交易所争锋之意。
北商所于2009年8月份在北京市政府批准下成立,其高管团队来自2007年成立但尚未开展交易品种的北京石油交易所。
一个月之后,渤海大商所揭牌。
与北商所雷声大、雨点小不同的是,背靠着能“先行先试”的天津滨海新区,拥有国内其他交易所无法比拟的政策优势,渤海大商所一举拿下国际原油和焦炭为首批上市的两大品种。而董事长阎东升之前在担任上海石油交易所总经理一职时,为能拿下国际原油这个品种奔走了数年。
这让北京相关方面顿感压力。
2009年12月17日,来自全国各地50余人的参观考察团来访北京石油交易所,了解了交易所发展现状、授权服务商管理相关规定及合作事宜。
随后不久,北京石油交易所在网站上挂上了《北京石油交易所开业在即 授权服务招商显机》的内部新闻稿。北京石油交易所董事长刘少宾多次婉拒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在12月30日接受本报询问交易所开业具体时间的问题后,上述内部新闻已被删除。
北京石油交易所至今还处于筹备之中,没有推出交易的品种。“我们推出原油现货远期交易,北京的原油交易品种没有批下来,重点转向了大宗商品交易所。”12月16日,北商所一位人士向本报透露。
北商所的困惑
这个时点已分外敏感。
“北京市政府已感到津沪难以言喻的压力,各省市都欲建立大宗商品交易所,北京有建立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得天独厚的条件。”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一位官员告诉本报。
中国农业大学常清教授称,当时设计中国期货市场时,限于理论障碍和现实需求,再加上北京的政治因素,于是选择远离北京去建立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试点。而现在,他呼吁,北京要想真正成为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必须要有不同层次的交易市场,建立起大宗商品交易所势在必行。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曹和平认为,北商所建立了,但是要推出新的交易品种,而且使市场不清淡,需要高智慧的创造。他称,“大宗商品市场交易不是传统的市场标准,它是半商品市场半资本市场,推出交易品种不是说推就推,需要依靠试点市场才能推出。”
北京石油交易所原来是民营的,后来引进了几家国有背景股东,中间环节比较曲折。因原油现货交易迟迟未能获批,现在原班人马又成立了北商所,目前正在寻找市场定位。
“我们与渤海大商所没有可比性,是不一样的两种风格,北商所的目标是服务于实体经济和现货交易,而中国仅仅中石油等五六家机构拥有原油进口权,不具备现货交割的条件,如果现货交易所偏离以现货交易为主,变成以投机客户为主,这就成了一个零和博弈的赌场。”北商所副总经理李健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曹和平分析,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有区域性和专业性的特点,依托于地区的资源和商品得以发展,单广州地区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就有十几个,只要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就不会亏损。要允许竞争促进市场兼并整合,从而使我国的大宗商品市场必须从现货市场走向区域性的远期交易,再走向远期市场合约交易。
曹和平还指出,北京具有丰富的塑料原材料和化纤原材料等资源,但目前还没有建立中转站和调运仓单的合约交易,北京的华北地区优势还没有发挥出来。建壳容易,但是要推出与国际上相抗衡的交易品种的路程还是非常长远的,就像塑造一个国际品牌一样艰难。“我希望一年半的时间北商所交易规模能实现盈利。”
与此同时,业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争夺定价权成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一个归宿。从商品流通角度来看,交易所提供了公开透明的交易方式,使价格发现方式更有效,从而降低成本使企业实现盈利。可见,流通环节对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未来北京大宗商品交易所在经营上如何把握当前的历史机遇,在国际中的定价权方面,业界也坦承有不小的压力。
大交所的中国格局
京津博弈的背后,伴随着中国大宗商品交易所新一轮的跑马圈地,各地区都在考虑建立相关交易场所。
这让期货业创始人常清想起了上世纪90年代期货交易所遍地开花的局面。“当年,很多交易所都自己参与交易,参与对赌,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这是大批交易所死掉的根本原因。”
2006年,我国有11家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成立,2007年有12家成立,2008年成立数量达16家,2009年截止到9月份就有14家成立。2008年,大宗商品电子交易突破了3万亿元,交易额达5万亿元,涉及石油、化工、钢铁、煤炭、粮油、农产品近200个品种。
现货交易属于商务部管理,工商、公安、证券监督管理部门等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现货交易市场进行监管;期货属于证监会管理。但现货交易所大多数都从事远期合约电子交易,以标准化现货仓单和保证金交易,具有期货衍生品杠杆交易的属性,而地方政府又是推动承办现货交易所的主体。
2009年华夏商品交易所诈骗案让人心惊,山东金乡的大蒜电子盘最后逼仓到没法交割,现货交易所一直行走在缺乏监管的灰色地带。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称,目前我国大宗商品市场仍是“无人管、没法管”,即还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和相关法规,因此存在盲目复制、攀比交易量、违规炒作、过度投机等问题。
“大宗商品交易所的准入门槛太低,没有统一的监管部门,交易所自身不规范。”刘少宾分析当前现货交易所存在的问题时说。
12月16日,刘少宾联合浙江余姚塑料城等全国32家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首次共同发出了行业自律的倡议,共同维护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市场交易秩序。
北京大学金融衍生品研修学院院长助理袁晓纪认为,解铃仍需系铃人,很多交易所背后都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作为交易所自身,应该自我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