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2009年大豆市场回顾及2010年展望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12-25  
     一、2009年大豆市场回顾

    (一)、2009年大豆期现价格走势回顾

    与2008年的行情相比,2009年国际大豆市场走势相对平稳,没有08年的大起大落。尽管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但没有出现长期的单边走势。国内的托市收购政策影响了国际大豆的供需格局,国内外价格也几度失去了联动性。从全年CBOT和国内连盘的走势来看,美豆呈箱型的震荡整理态势,而国内大连大豆期货价格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则是震荡攀升的态势。

    从国内外大豆市场2009年的走势看来,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9年1、2月份

    2009年年初,金融海啸的余音还未消退,CBOT大豆再次回到跌势之中。而2008年底国内实行的大豆托市收购政策,也对国内大豆价格起到了明显的支撑效果。但是,大量的收储以及不断走低的美豆价格,却使得国产大豆价格相对进口大豆价格显得偏高,从而出现了近几年罕见的内外盘倒挂的现象,国内连盘大豆期货价格远远要强于CBOT大豆价格。

    2月底,美盘大豆几乎二次试探2008年12月的低点,而内盘同期虽也有所下跌,但距离前期低点甚远。但国内的收储最终还是使外盘受惠,较大的内外盘价差使得国产大豆基本退出压榨领域,这也是接下来出现“中国需求”推动美豆价格上行的主要原因。

    第二阶段:2009年3-5月份

    随着世界各国救市措施的陆续展开,世界经济逐渐回暖,原油价格稳步反弹,避险需求的美圆指数也因风险暂时过去加之美国大量注入的流动性,引发了市场的抛售,导致美圆指数下跌。同时,在南美减产和美豆库存降低的炒作下,美豆期价强劲走高,期价自830美分/蒲式耳冲高至近1200美分/蒲式耳,涨幅高达45%;在这期间,国内连盘大豆价格则远远弱于美盘大豆价格,维持在3500元/吨一线震荡,至5月下旬涨至3800元/吨。

    第三阶段:2009年6、7月份,

    国内大豆供应短时间内较为充足,在这种情况下市场预期庞大的国储大豆可能进行抛售,而相对廉价的南美大豆将逐渐进口上市,后期中国可能减少对美国大豆的进口量。更为重要的是,生长期良好的天气使得天气炒作不能如期进行,后市大豆市场将面临着庞大的供应。面对这种情况,内外盘大豆双双高位回落。

    第四阶段:2009年8-12月份

    随着大豆收割季节的到来,美豆创纪录的单产一直成为市场上涨的阻力,但是全球经济的复苏,美元的贬值却给大宗商品价格带来了强有力的支撑,美豆价格在880-1100美分区间内震荡前行;与美豆不同的是,国内大豆收割完毕之后,市场认为国家势必再次出台收储政策来保护国内大豆产业和农民的利益。在良好的政策预期下,连豆期货价格自10月底起步,连续攀升,更在收储政策正式出台后,强势站上4000关口,创下年内新高。

    自2008年国家以3700元/吨的价格进行收购以来,黑龙江产区大豆收购价格也朝着国家收储价稳步走高。国家政策性大豆收购的全面启动和展期,有效解决了黑龙江省农民余豆卖难问题,拉动了市场粮价逐步回升。而随着2009/10年度大豆收割的结束,国家再次出台收储政策。国家的收储提振了现货市场价格,目前哈尔滨地区油厂收购价格已经达到3800元/吨。

    从今年我国北方和南方港口进口大豆的分销价格走势对比来看,今年南方港口分销价的波动幅度要略高于北方港口,最低在3000元/吨,而北方港口最低3100-3200元/吨。整体来看,今年的大豆港口分销价平稳运行,特别是下半年,几乎保持在3800元/吨附近。

    (二)、影响2009年大豆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

    1、宏观经济对大豆市场价格的影响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了实际GDP增长速度,2009年全球流动性过剩现象开始出现。尤其是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西方国家奉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使得全球资本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表现尤其明显。

    由于国内外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较高,以及所预期的美元储蓄利率依然保持低位,国际上的过剩资金和流动资本纷纷看好人民币升值,因此大量涌入中国市场。2009年前三季度热钱涌入规模达到219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相当于1.5万亿元左右。这样大规模的热钱涌入中国市场,加重了中国货币的流动性过剩。而流动性过剩的消化一般有两个途径,即通货膨胀或资产价格上涨。从今年国内的CPI和PPI数据来看,11月CPI如期转正,PPI降幅也在迅速收窄中,12月有可能转正,因为已经连续几个月出现环比正增长。09年以来通缩情形逐渐减轻,CPI、PPI季调环比趋势先后于二季度转正,通胀压力在加大。

    2、2009年进口大豆迅猛增加

    今年以来,原油价格的上行也带动了海运费用自低位反弹,国际粮船到中国口岸的海运费价格自20美元附近震荡上扬。截至目前,美湾到中国港口海运费价格保持在66美元附近,而南美到中国港口海运费价格也在70美元附近。

    上半年特别是第二季度,美豆的连续上涨加上海运费的大幅走高,进口大豆成本出现较为迅猛的增加,美豆到港成本自3100元/吨附近连续上行至5月份的4400元/吨一线,涨幅达38.7%。此后,美豆生长期良好的气候环境使得打压了CBOT大豆价格,美豆进口大豆成本跟盘下挫。与此同时,南美大豆虽集中上市,但产量并不能填补去年如此大的缺口。在这种情况下,美湾到港大豆与南美到港大豆价格出现分歧,在美湾进口成本跌至3400元/吨附近的时候,南美大豆进口价格却一度突破4500元/吨。

    由于国家的临时收储政策,导致国内大豆价格远远高出美湾进口大豆的价格,进口大豆价格优势凸显,本年度国内进口大豆迅猛增加。由于南美大豆供应几乎耗尽,因而今年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出口大幅减少。2009年九月到十月期间阿根廷和巴西的大豆出口量比上年同期减少了7800万蒲式耳。同期中国的进口需求一直非常强劲,进口的大豆几乎来源于美国。中国海关统计数字显示,2009年11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为288.7万吨,1-11月为3777万吨,比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0.65%。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报告称,中国2009年全年大豆进口料为4248万吨,同比增504万吨,增幅13.5%。

    美国农业部的周度销售报告显示,2009/10年度迄今为止,美国对华大豆的销售总量(已经装船和尚未装船的销售量)为1824万吨,比去年同期的1069万吨同比增加71%。美国农业部预计中国2009/10年度大豆进口量为4100万吨,并将将2009/10年度美国大豆出口数据上调了1500万蒲式耳,为13.4亿蒲式耳,这也是出口连续第四年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3、2009年国家产业政策

    为了扶持大豆产业,保护农民利益,2008年底至2009年上半年,针对2008/09年度的国产大豆,国家连续六次下达收储大豆计划,共计750万吨,其中600万吨作为临时储备。

    由于国家的收储价格高于进口大豆价格,为了保护国内大豆产业和豆农的利益,针对国家继续收储2009/10年度国产大豆也成为了市场的普遍预期。然而面对2008/09年度庞大的储备,如何消化也成了一个问题。为了消化这部分库存,7月份开始,国家连续18次竞价拍售临储大豆,但是计划抛储的841万吨大豆,成交量却不到14万吨,成交率也仅为1.6%,加上195万吨的国储转地储,临储大豆的库存仅消耗掉三分之一。虽然成交量不大,但也为后期出台收储政策提供了空间。

    2009年11月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布了《关于做好2009年东北地区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继续在东北地区实行大豆临时收储政策,收储价格为1.87元/斤。为了引导东北大豆压榨企业入市收购,还对指定的大豆压榨企业和中储粮总公司一次性费用补贴0.08元/斤,南方饲料企业根据实际到货数量(折合标准水份)给予0.035元/斤的一次性费用补贴。

    本次东北秋粮收购补贴政策除允许相关粮油企业参与外,首次设立了价格补贴范围,规定当东北地区市场价格回升到平均1.97元/斤(国标三等)以上时,中央财政停止补贴。

    收储政策的出台,对于国产大豆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由于不用再为国产大豆的销售而过分担心,多数市场人士看涨大豆价格,0.08元/斤的费用补贴,说明国家有意保护大豆现货价格,从而保护农民利益。而对于中央财政适时停止补贴的上限,也表明了国家对于大豆价格的态度偏向积极,在出现大豆现货价格高于国家收储价的时候,不会刻意用政策予以打压。

    4、基金动态

    从CBOT大豆总持仓和基金净多对比图来看,2009年第二季度基金大力增持多单,净多一度达到近13万张,而到第三季度净多连续减少,几乎回到年初水平。第四季度通胀预期以及豆类相对偏强的基本面,使资金再次进入大豆市场,基金再度发力,大量增持净多单。截止到12月15日,大豆上基金净多单已经由9月中旬的3.2万手增至11.9手,增长了271%。

    从历年美豆CFTC基金净持仓与期价的对比来看,一波大的上涨或者下跌行情总是伴随着基金净多单的大幅度增加或减少。从图中可以看出,2006年下半年至2007年底的这波牛市行情尤为明显。而2009年亦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基金净多自3月初的7000余手连续增加至6月份的近13万手,这期间也带动了美豆期货价格自827美分一路上涨至1171美分。此后,基金多单开始出逃,净多单连续下滑,回到9月份的3万多张,CBOT大豆价格也因此回到了900美分以下。四季度资金再度流入大豆市场,而这种资金流入并未停止,随着多头资金的不断流入,豆类期货价格仍可能进一步冲高。

     二、2010年大豆市场分析与展望

    (一)、影响2010年大豆市场的主要因素

    1、全球宏观格局

    09年12月以来,美元的强势反弹使得大宗商品价格饱受压力。迪拜债务危机的爆发,新兴市场面临风险的重新评估,资金出现回流美元资产的迹象。同时,由于美元并不具备长期低息环境,因此美元的主导因素回归经济基本面也成必然。

    中国在2009年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今年头8个月GDP的26%的信贷扩张。目前,金融危机的洪潮已得到初步缓解,有关方面可能会就此进行调控,以防对资产价值和资产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最终导致全面的通胀,这使得中国在2010年仍将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

    2、2009/10年度大豆供需格局

    对于南美的供需情况,根据美国农业部的预估,2009/10年度的产量也较2008/09年度出现大幅的增长,其中预计阿根廷2009/10年度的产量达到5300万吨,远远高于上一年度的3200万吨;巴西2009/10年度产量6300万吨,较上年度的5700万吨提高了11%。

    由于出口量和压榨量没有出现大幅度的增长,USDA也相应地上调了本年度的期末库存量,预计2009/10年度阿根廷结转库存为2255万吨,巴西为1628万吨,较上一年度增加1113万吨。

    油世界日前预计2010年初主要出口国阿根廷的大豆产量将增至4800万吨,远高于2009年初因干旱导致产量下降的3200万吨;巴西大豆产量预计将从5740万吨增至6370万吨;巴拉圭也可能收获670万吨,远高于今年的390万吨。若加上规模较小的出产国,南半球大豆产量料将从2009年初的9722万吨增至1.2313亿吨。不过不确定性犹存,特别是在天气方面。

    (二)、对2010年大豆市场行情的展望

    目前美豆收割已基本完成,虽然还官方数据仍没有出台,美国大豆今年单产和产量再创纪录基本已成定局。随着南美新季大豆播种进度的不断加快,南美市场的影响力也在渐渐扩大。

    截至目前,巴西2009/10年度大豆播种工作已经临近尾声,最大的大豆产区马托格罗索州以及第二大产区帕拉纳州的大豆播种工作已经结束。巴西农业咨询机构塞拉瑞斯预计2009/10年度巴西大豆产量将创下历史最高纪录6460万吨,相比之下,上季大豆产量为5810万吨;大豆播种面积将从上年的2140万公顷增至2286万公顷。

    而阿根廷方面,由于播种期间大豆产区迎来了有利降雨,帮助了农户加快大豆播种工作,目前当地大豆播种工作已经完成计划面积1900万公顷的80%。美国农业部预计阿根廷大豆产量为5300万吨。

    油世界日前也预估,2010年初南美大豆产量料大增,将缓解全球紧俏的供应,并对价格造成压力。油世界称,如果南美大豆产量大增的预期真的实现,那么大豆价格未来3-6个月将有相当大的压力。

    至于南美大豆最终能否达到预期产量,还要看产区的天气以及其他一些可能影响其产量的因素。目前有消息称,阿根廷主要大豆种植区域出现灰斑病,如果情况继续漫延,有可能影响阿根廷15%的产量,但目前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观测。

    每年的1-2月份,正逢南美大豆开花结荚的关键时期,由于大豆生长需要充足的降水,一旦天气出现干旱,大豆就将面临减产的威胁,因此这个时间也将成为第一季度大豆市场的主要炒作题材。

    整体来看,2010年大豆市场供应偏松的格局或将压制着期货价格的上行,加上国家可能出台政策进行调控,2010年大豆期货价格或保持弱势震荡行情。3月份美国农业部将在月末公布大豆种植意向报告,这一时期大豆价格可能因此而出现转折。另外,从大豆价格历史走势上来看,季节性高点多产生在每年的4-6月份,新季大豆种植期天气的情况可能造成价格的短暂变化;而7-9月份则需要关注美国及中国大豆种植区的天气情况和预估产量。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