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需求提振市场,豆类易涨难跌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12-16  
     国内豆类期货市场在12月7日创出年度高点后,尤其是植物油现货价格快速跟盘上涨引起了市场对于通胀的普遍担忧,一时间国内植物油市场再现火爆的销售场面。为维护市场稳定及改善市场消费预期,国家主管部门迅速表示中国政府有充足的储备资源,有能力稳定国内植物油市场。政府的及时表态避免了国内植物油价格泡沫被过分吹大,加之美豆因供应充足及推涨因素暂时缺失而展开高位振荡局面,国内豆类期货市场投机氛围降温带动盘面整体回落。展望后市,在国内外经济环境持续改善的大背景下,从市场的资金流向,美豆的季节性涨跌特点以及国内节前需求等多方面分析,笔者认为国内豆类市场经历本次冲高回落后仍具备振荡上行的潜力。

    美豆旺盛需求化解供给压力

    根据美国农业部最新发布的供需报告数据,2009/10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估值为2.5亿吨,较上年度增加4000万吨,增幅高达18.68%.全球大豆产量增加无疑为后金融危机时期大豆价格上涨增添压力,然而,需求的快速跟进阻止了大豆丰产下的价格下行空间。美国农业部的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12月3日美豆本年度累计销售量已达2861.9万吨,去年同期为1836.3万吨。其中,中国累计购买美豆1757.17万吨,去年同期为987.26万吨。由此可见,中国旺盛购买力仍是美豆出口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美国国内需求好转带动大豆压榨量增加,根据美国油籽加工商协会(NOPA)11月份的报告数据,当月美豆压榨量为1.603亿蒲式耳,高于此前市场平均预测的1.534亿蒲式耳和10月报告的1.553亿蒲式耳,美国国内需求在9月份触底后呈现快速增加态势。作为全球大豆定价中心,CBOT大豆市场在内外需求的强大支撑下抵挡住了供给面的巨大压力,并因此为国内豆类市场带来更多上涨动力。

    基金净多单持续增加,市场看涨热情不减

    10月初,美豆在确认产量的过程中逐渐完成底部确认,市场对需求的关注吸引资金入场抄底,投机基金所持美豆净多单数量开始新一轮触底反弹,美豆因此获得上涨动能而与底部区域渐行渐远。尽管目前美豆基金净多单处于年度较高位置,但基金离场的迹象并未出现。相反,近期基金净多单小减大增的变化显示出市场对后市看涨仍充满信心。截止12月15日,市场预估基金持有CBOT大豆期货净多单约为12万张。美豆在3月到6月的反弹行情中,基金净多单量由7600张增加到12.8万张,同期美豆实现35%以上的涨幅,而在10月初启动的这波反弹行情中美豆涨幅只有15%左右。目前的美豆价位尚不足以令投机基金获利离场,未来对南美天气的炒作可能是基金提前布局美豆的重要考量之一,值得市场关注。

    美豆一季度振荡上行概率较大

    通过对CBOT 大豆期货交易数据的长期观测,我们发现美豆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涨跌特点。在过去34年中,美豆指数月度均值的低点经常出现在11、12月份,而1至5月份的月度均值上涨趋势较为明显。美豆在收获季节因供给压力增加而限制价格走高,随着市场对美豆库存的消耗以及对南半球天气的炒作,美豆通常会表现出振荡走高的趋势,直到5月南半球大豆产量得到确认后,市场对新季产量的预期会令大豆上涨动能减弱,美豆振荡走弱开始寻找新的支撑平台。统计数据同时显示,美豆指数在1、2、3月份的上涨概率分别为47%、59%和68%.由此判断,美豆在2010年一季度维持强势运行的概率较大。

    国内需求旺季临近,豆类回调空间受限

    由于中国市场对进口大豆的高度依赖,国内豆类市场短时间内尚不具备摆脱美豆独立定价的能力。美豆高企带动大豆进口成本增加,而随着国内元旦、春节等节日需求旺季到来,豆油、豆粕价格将更加易涨难跌。国内冬季棕榈油用量呈现季节性减少进而有利于扩大豆油的需求份额。12月初,国内部分食用油生产商分别上调豆油和菜籽油价格,提价幅度在6%左右。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的消费心理带动全国多数地区出现抢购热潮,市场的看涨预期正将豆油价格推上新的价格平台。国内菜油在国家收储和限制进口国外菜籽的政策下也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国内鸡、鱼、肉、蛋价格持续走高改善养殖户盈利水平,养殖业节前育肥有望提振豆粕等饲料需求。尤其是国内油厂在春节期间大面积停工休假多会引起豆粕需求方在春节前集中补库热潮,目前油厂预售的春节前豆粕合同价格多在3500元/吨左右,从贸易商较为踊跃的接盘动向看,豆粕现货价格的回调空间会较为有限。

    近期市场展望及操作建议

    全球经济处于平稳复苏的进程之中,世界主要经济体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复苏的同时也在催生价格泡沫,通胀买盘正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底部大幅抬升。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对经济的破坏力超乎想象,诸如迪拜信用违约等突发事件的出现预示着世界经济的反弹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美豆在确认产量的过程中夯实底部支撑,市场对需求的关注推动豆价不断拓展上行空间。中国大豆减产,国储适时公布新的收储政策,收储价格的再次提高和收购主体的扩大有利于稳定国内豆类市场,大豆期价正随市场预期的改善积蓄新的上冲动能;国内需求改善及季节性消费特点推动豆油期价再上新台阶;国内养殖业稳步复苏,豆粕现货与期货间近600元/吨的价差使大连豆粕期货凸显价值洼地效应,豆粕近月合约仍具有较大买入价值。建议投资者把握市场运行节奏,在2010年一季度继续保持逢低买入的做多思路参与大连豆类期货市场。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