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形势整体转好
宏观经济形势整体持续转好。经合组织(OECD)公布的经济先行指标继续大幅上扬,多数国家先行指标筑底回升迹象得以持续。
国内经济方面,经济驱动力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和内需两方面的数据都显示出积极信号,经济企稳回升现象进一步确认。投资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0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50710亿元,同比增长33.1%,比上年同期加快5.9个百分比,这促成了第三季度GDP增长8.9%,估计第四季度可能会超过9%甚至10%。内需方面,在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影响下,国内汽车、商品住宅销售都出现了大幅增长,全年保8应没有问题。因此,不论从投资还是内需方面,都显示出经济企稳回升现象。12月份,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明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总基调已经确定,预计后续相关领域政策会相继出台。为保证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些惠农政策也会在年末年初集中出台,从国家的角度出发,是希望农产品价格适度上涨,保护农民种植收益。因此,国家相关政策将会对农产品价格起到托底作用。
国际市场美豆依然有上升空间
美豆收割已经接近尾声,丰产已成定局,但是南美天气和产量目前尚未有定论。同时,在南美大豆上市前正是美豆销售旺季,中国对大豆的收储政策奠定了连豆的政策市底部,连豆下行空间相对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买家更倾向于购买美豆。并且基金多头的积极介入,美豆依然具有上行动能。因此,在接下来的12月份,美豆上行依然有空间。
国内大豆供应呈现紧平衡
截至10月份,2009年我国进口大豆共计3486万吨,比去年同期的3082万吨只高出400万吨,低于去年国家收储575万吨的水平。年末进口大豆的到港数量可能并不大,虽然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称,预计11月和12月进口量较高,分别达到380万吨和480万吨。但是,商务部的预测数据与其有较大差距,商务部预估11月份大豆进口量为266万吨,12月份大豆进口量为386万吨。由于前几次商务部的预估数据基本上与后期海关数据相差不大,因此商务部的数据更接近于实际大豆进口量。那么从预测数据来看,后期进口大豆到港数量并不大。
临储大豆收购方面,据国家有关部门的通知,从12月1日开始,暂停国家临储大豆的竞价交易。那么自今年7月以来的共计18次抛储中,实际成交量不到14万吨,成交率不足2%,加上195万吨的国储转地储,临储大豆的库存仅消耗掉36.5%。而由于国家中止临储大豆拍卖,那么这部分大豆只是隐性库存,后期对市场的压力将不再存在。
虽然目前新豆集中上市,但受干旱影响,今年国产大豆普遍减产。加之国家继续实施大豆收储政策,豆农对今年大豆价格上涨的预期较高,惜售心理导致新豆上市步伐缓慢。综合来看,目前国内大豆供应呈紧平衡状态。
需求旺季来临支撑豆价走强
第四季度历来是豆油和豆粕的需求旺季。豆粕方面,目前CBOT大豆上涨造成进口豆远期成本高企,据估计明年4、5月份进口大豆完税后的成本在3700-3900元/吨之间,较上月末上涨200元/吨左右。基于目前大豆制品的价格,港口现货油粕比为2.12,折合成明年豆粕的价格在3200-3300元/吨,这个价格与目前期价相比有较大升水,这可能会对连粕形成一定支撑。
同时,下游养殖对豆粕需求较大。据农业部畜牧司的数据,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从6月份开始连续4个月呈增长趋势,10月份生猪存栏量已达到4.6921亿头,达到年内高点。当前的存栏数量也远大于国家宏观调控指标确定的4.1亿头和能繁殖母猪4100万头水平,生猪存栏数量庞大。同时,由于临近双节,市场对肉类特别是猪肉的需求较大,目前存栏中的生猪有很大一部分为中型猪,对饲料的需求较为旺盛。
豆油方面,由于前几个月豆油进口价格与销售价格存在明显倒挂,进而导致进口速度明显减缓,供应在短期内偏紧。同时,今年北方地区花生和棉籽的大幅减产令花生和棉籽价格上涨,从而拉动花生油和棉籽油价格暴涨。虽然花生油和棉籽油所占中国油脂消费量比重共计仅14%左右,但在心理层面上,这两种油脂价格高企对整个油脂市场具有拉动和支撑作用。因而在年末及来年初一段时间内,市场旺盛需求会支撑豆类价格走强。
国家收储政策为豆价兜底
前期市场众说纷纭的国储大豆政策终于尘埃落定,其主要内容是确立了国标三等大豆的收购价格为1.87元/斤。同时,中央财政根据指定大豆压榨企业加工能力和实际收购、加工数量,以及东北地区中央储备大豆实际轮换收购情况,给予大豆压榨企业和中储粮总公司一次性费用补贴0.08元/斤。收购日期和补贴期限均为2009年12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当市场价格高于1.97元/斤,中央财政适时停止补贴。今年的大豆收储政策相对去年来说变化很大,其一是敞开收购,无数量限制;其二是允许除中储粮外的大豆压榨企业入市收购,并享受与中储粮一样的补贴政策。因此,今年的大豆收储政策价格可能会是连豆价格的底部。
投资策略建议
由于国家收储价格为3740元/吨,当现货价格在3740-3840元/吨之间时,国家会给入市收购企业提供160元/吨的补贴,从这个角度来看,现货价格很难低于3580元/吨。因此,3600元附近基本上成为2009/2010年度大豆市场的政策底价。而目前从技术上来看,前期出现的短暂回调而形成的低点或将成为连豆的重要支撑位,操作上整体应以逢低吸纳为主,宁可持币观望,也不要轻易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