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短线调整不改豆油上涨趋势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12-10  
     上周五豆油量价齐升一举突破半年来运行的振荡箱体上沿,本周一继续增仓进一步确认了突破的有效性,多头相当强势,让我们不禁想到2006年底开始的农产品大牛市,同样也是以豆油的王者归来拉开序幕。但是近日由于美元走强、技术面略存担忧,豆油短线出现小回调,笔者认为这只是上涨途中的插曲,豆油在商品牛市不改及自身基本面偏强的双重支撑下,下一目标价位在9000点一带。

    商品市场的每次牛市行情都是利好集中爆发的结果。从宏观面看,商品市场延续整体牛市,尤其是大宗商品,在经济好转、通胀预期、流动性充裕的利好下走势颇强。值得一提的是,上周五由于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出乎意料地好于预期,市场猜测美国经济恢复较快,美联储会提前加息,导致美元报复性反弹。按照惯例,商品市场应该是一片狼藉,然而除了黄金创下一年来单日最大跌幅以外,其他商品均有点不理不睬的意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大宗商品在价格中体现的双重属性,已经从前期注重金融属性逐渐转移至自身的商品属性,即关注供需基本面上来,这个转化过程是跟随经济复苏的脚步同步进行的,所以美元反弹只对保值功能最大、自身商品属性最差的黄金形成了较大威胁,而在经济复苏中有需求面支撑的商品如金属、农产品及其他化工品种,依旧是相对强势运行。不过美元对商品的影响会较为滞后,虽然伯南克表明美联储不加息态度,但是美元下跌已经较深,近日由非农数据做引子,美元会出现阶段性技术反弹走势,这种反弹趋势对商品的影响会体现出来,这也是豆油出现调整最主要的原因,后期我们要关注美元反弹是否会破坏豆油已形成的上涨形态。

    具体到豆油自身基本面,利好云集决定豆油中长线上涨趋势。收储价提高、进口大豆集中到港量偏低,加上双节临近消费启动,这些都是豆油突破的导火索。前期国内产区预期今年大豆收购价高于去年,而8日我们了解到国家已经开始以临时收储价1.87元/斤敞开收购大豆,农民惜售心理严重,大豆价格不断上涨,油厂有恐高心理,收购进度慢于往年。而因美国收割及装运推迟,11月进口大豆实际到港266.02万吨,低于往年平均水平,目前油厂库存都很低。内外夹击的局面直接推动港口贸易大豆价格上涨,进而带动国内大豆、豆油价格。与此呼应的是,临近双节需求量增长,现货市场豆油价格不断跟涨,小包装食用油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涨价,其中福临门油涨价幅度在10%—15%,金龙鱼提价幅度在6%—6.5%。国外方面,据预估,美国2009/2010年度大豆年末库存为2.35亿蒲式耳,低于11月USDA预估的2.70亿蒲式耳,且预计潮湿寒冷的天气将进一步推迟2009年美国大豆的收割工作。基金也抓住这一机会力挺豆类期货,新近公布的CFTC持仓报告显示基金在增持豆类净多单。而马来西亚棕榈油预计将减产支持近期马盘毛棕油不断刷新高点,棕榈油淡季不淡提高油脂市场需求整体。

    而具备良好基本面的豆油有望继续得到国内投机资金的青睐。10月初资金在豆油市场初露头角,经过10月底11月初的平台整理后,价格进入拉升的第一阶段,12月初短暂消化区间上沿压力后,伴随着持仓增加至70万手以上,价格出现有效突破,可见多头的实力之强及涨势的能量之大。而这一整体上涨过程中,持仓一直呈现稳步上升态势,预示了豆油这波上涨行情可能持续时间比较长,后期我们依旧要密切关注持仓,只要总持仓不出现快速减持现象,趋势也不会被破坏。从持仓结构上来看,多头主力主要是以投机著称的浙江系公司,而空头主力多以中粮、中谷等套期保值著称的公司,这些盘面暂时没有实际的打压意向。不过多头力量还是略显单薄,不排除获得大幅利润后会急速回撤,投资者应多关注持仓动向。

    技术上看,豆油在大箱体区间运行长达半年之久,然而在突破前仅用了两周不到的时间,但消化时间短导致突破后在高位出现回踩的几率就大一些,这也是在清洗不坚定浮筹,为进一步拉升作准备。盘面上价格虽然下行,但是持仓没有锐减,预计回踩幅度有限,如果不跌破支撑位7900点,豆油就会在调整后沿着上涨趋势向中线目标9000—9200点前进。不过这个过程不是一气呵成的,中间会出现一些停滞或者调整的机会。投资者在豆油上的多单可以谨慎持有,短线遵循择机逢低买入。后期不确定因素主要是美元,若阶段走强,那么商品将面临极大考验。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