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市场供应压力显现,价格受压难涨
日前,中国商务部预估12月份大豆进口量将达到295万吨,高于11月修正后的进口,预估286万吨以及10月份252万吨的进口量,虽然该数据明显片低于市场预期的460万吨之多,但贸易商认为,商务部的预估数据是基于买家报告,而没有将所有船货考虑在内,中国商务部的预估数据一般都要低于海关总署公布的大豆进口数据。但总体来说,12月份开始国内港口大豆库存或将逐渐加大,后期国内豆类市场供应压力也将逐渐显现。
收购政策利好尚未显现,农户观望气氛愈加明显
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粮食局和农发行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09年东北地区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将继续在东北地区实行玉米、大豆临时收储政策,收购期限从今年12 月1日至明年4月30日,大豆(国标三等)的临时收储价为1.87元/斤,相比去年1.85/斤的价格,上浮约1%。此次收储政策与去年相比,最大的改进在于,鼓励大豆加工企业参与收购。不过由于新政实施效果尚未显现,因此目前黑龙江东部地区大豆上市数量依然很少,加工企业及贸易商的收购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多数豆农及家庭农场普遍看好后市观望态势愈加明显。
外盘大豆走势受压难涨,国内市场缺乏利好支撑
目前美国新季大豆的收割已经进入尾声,尽管今年美国大豆创纪录单产和产量基本已成定局,市场供给方面明显利空,但往往在供给确定后市场的关注焦点转移到需求方面;不过随着南美新豆播种进程的不断加快,南美市场的影响力度也在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巴西中西部大豆种植带的大豆播种工作大多已经完成,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而阿根廷大豆播种进度也明显加快;而来自美国市场分析师的观点,由于南美大豆丰产在望,这意味着美国的大豆出口季节性降幅将远远高于正常水平。截止到11月19日,美豆累计出口销售量为2603万吨,去年同期为1641万吨,虽然目前销售情况较好,但在南美大豆种植面积、早熟品种播种量均增加的背景下,无疑将压缩美豆的销售空间,这对美豆后期的销售价格将构成一定压力。
综合分析,新季大豆收购政策虽然从表面看利好于市场,但由于具体细节尚不明朗,未能给大豆收购市场形成有利推动,压榨企业与贸易商的参与热情不高,而进口大豆的陆续到港,外部市场的预期看跌,又再一次加重了企业的看空心理,短期国内大豆收购市场行情难形成有效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