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国家政策频出 东北粮价涨势将起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12-04  
     随着秋粮的大范围上市,以及收购工作的陆续展开,为保护东北地区农民种粮收益,避免出现“卖粮难”、打压秋粮价格等情况的出现,国家先是在上周末发布通知,自12月1日起暂停东北三省一区的临储玉米、大豆竞价交易;27日从发改委网站了解到,同样自09年12月1日起,继续在东北地区实行玉米、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并给予企业一定的加工、运输补贴。从这两项连续的政策可以很明确地反映出,国家对促进东北粮食流通、提高粮食价格的力度和决心。上述政策具体对各秋粮品种市场走势的影响简析如下:

    收购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玉米价格有望继续上行

    由于前期雨雪天气导致运输紧张,国内玉米价格一改收购初期弱势行情,涨势表现明显;尤其是农民大多看好后市、惜售心理强烈,导致市场货源更趋紧张。受此影响,08年产临储玉米竞价销售倍受青睐,近一个月来成交率持续上升。12月之后,东北临储玉米拍卖将暂停,采购主体不得不重回新粮收购市场。而根据《关于做好2009年东北地区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虽然国家没有调高玉米临储收购价格,但相比去年,收购主体、收购数量、补贴政策等方面却有所改变。

    其一,中储粮总公司要合理布设临时收储库点,并扩大收储库点范围,而且对农民愿意交售的粮食要不限收、不拒收,实行敞开收购。这与去年国家连续下达临储收购计划截然不同,反而趋向于了小麦、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其二,在中储粮布点收购的同时,鼓励南方饲料消费省份积极到东北产区采购玉米,并且要求按照粮食省长负责制要求。这是去年的政策所没有的。其三,对南方16省(区、市)的地方储备粮公司和饲料加工企业,在2009年12月1日-2010年4月30日到东北产区按不低于临时收储价格收购并于2010年6月30日前运到本省(区、市)的玉米,中央财政将根据实际到货量(折合标准水份)给予0.035元/斤的一次性费用补贴;同时,中央直属粮食企业在此期间到东北产区按不低于临时收储价收购新玉米并运抵南方16省(区、市)的,享受同等补贴政策。这与上年度临储玉米转为地方储备,并给予深加工企业150元/吨的补贴也截然不同。

    虽然两个生产年度的扶持政策有所不同,但从上述对比来看,国家是加强了政策支持力度:不仅不限制收购数量,而且收购主体也有所扩大,特别是给予南方饲料企业收购补贴,无疑会加剧东北玉米收购市场的竞争,进而有利于玉米流通和消耗,以及价格上涨。据了解,东北地区深加工企业已提前做好应对准备,较早地进入新粮收购市场,以补充库存、保障生产有效进行,特别是在临储收购即将展开的压力下,近日深加工企业不断上调玉米收购价格,以避免后期收购市场的惨烈竞争。

    利好因素增强,东北大豆收购市场清淡格局将改观

    据中华粮网统计,截止11月26日,今年国家共进行了18次临储大豆竞价交易会,投放总量为841.1万吨,总成交量为13.97万吨,成交率1.66%。虽然国家将从12月1日起暂停临储大豆的竞价交易,但由于市场对这部分大豆货源采购兴趣匮乏,预计停拍对市场的影响会比较有限。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在新豆即将大量出售时期停止临储粮拍卖,也预示着国家收购政策将随之出台。27日发改委公布的《通知》就给予了印证:自2009年12月1日-2010年4月30日,国家将以1.87元/斤(国标三等)的价格在东北实行大豆临储收购,除价格比上年提高0.02元/斤之外,实行新国标、敞开收购也与去年不同。另外,除中储粮外,中粮、华粮等加工企业也将参与收购,国家一次性给予补贴0.08元/斤。可以说,在该政策正式公布并实施之后,收储价格的提高、收购主体的增加,势必会给大豆价格提供上涨动能。

    而从近期的大豆市场来看,受国内外大豆供需环境和政策面等影响,东北大豆主产区观望态势愈加明显,多数农户和各贸易主体普遍看好后市。受此影响,产区大豆市场价格保持基本稳定,在国储大豆收购政策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产区贸易商下乡收购比较谨慎,农村大豆购销清淡的市场局面仍未得到明显改善。据了解,今年新豆收获以来,东北产区大豆购销市场大都处于疲弱状况,各地大豆上市数量很少,油厂及贸易商采购滞缓,主要原因是当地农民存在较强的惜售心理。虽然随着收购的进行,目前产区农民对当前收购价格逐渐认可、惜售情绪有所缓解,但多数豆农仍采取囤货的方式等待政策出台,而加工企业及贸易商则希望能在政策明朗前多增加库存,由此购销双方的僵持造成了流通市场呈现清淡局面。国际市场方面,美国大豆收获临近尾声,加之目前处于高位的美豆价格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当地农户已开始加快销售步伐,美豆市场供应随之大幅提高。由此,在国际大豆供应充足、进口大豆需求强劲(1-10月份我国大豆进口总量已达3488万吨)的背景下,随着新季大豆收储政策的渐趋明朗,东北产区大豆收购市场不甚积极的局面有望得到改善;再加上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格居高不下,以及元旦、春节将至,食用油消费进入季节性旺季,豆油价格进入上涨通道,为其原材料大豆提供稳固的底部支撑,预计后期我国大豆价格也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但需要注意的是,临储政策一旦出台,其稳定市场价格的作用将会得到有效发挥,农民出售大豆的进度也会大幅提高,市场供应力度加大,都会对后期大豆价格的高度带来压制。

    需求提振、政策支撑,粳稻价格仍将高位趋涨

    受库存水平下降、需求长期较好、国家政策支撑等影响,近两年来,国内粳稻市场持续看好,其价格也一举突破了1.00元/斤。即使在新粮集中上市期,也一改往年的季节性弱势,加工企业收购相对积极,价格持续稳中上涨,尤其是2009年,国内粳稻、粳米市场强势均表现明显。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市场需求强劲,销区走货较好,带动加工企业积极采购粮源,这也是东北临储粳稻拍卖成交率长期居高不下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稻谷库存处于相对低位,因运输补贴政策支撑,上年度东北粳米在南方销区优势明显,挤占了部分籼米市场份额,同时拍卖市场持续成交旺盛,截至目前,东北陈稻库存已大部分得以消化。据统计,截至11月上旬,东北三省国有粮食企业大米总库存80.82亿斤,同比减少44.59亿斤,减幅35.6%,总体库存处于低位;再次,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增强,据悉,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提高明年稻谷特别是优质稻谷的最低收购价,这对粳稻市场的提振作用相对较强;另外,受恶劣天气严重影响,印度、菲律宾等主产国稻米产量将大幅下降,市场普遍预计明年上述两国为保障国内供应可能大量进口大米,由此也会导致国际大米市场需求明显增加,并推动国际大米价格上涨,由此也会对我国稻米市场构成提振。

    据了解,近日东北粳稻产区加工企业及贸易商收购积极,北大荒米业所属企业已收购水稻近30万吨,佳木斯益海粮油加工厂也在各地收购存储水稻近8万吨。随着收购进度的加快,东北产区粳稻货源逐渐下降,其中黑龙江东部地区已经消耗过半。当前,农发行收购资金已基本到位,下月起粮库将大范围入市收购;再加上《通知》中规定,本年度继续对东北粳稻(粳米)出关给予运费补贴,虽然力度上只有上年的50%,但仍会刺激一部分南方粮食企业的采购积极性。综合来看,进入12月份之后,多元主体的入市,将使东北粳稻产区呈现竞相收购局面,预计其价格也将继续呈现稳中趋涨走势;由于东北地区仍存在仓容紧张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粮库的收购进度,粳稻价格大涨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总体来看,近期国家针对东北秋粮收购的政策,等于给正在利好环境中运行的东北粮食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也必将刺激东北粮价进一步上扬,从而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农民种粮收益和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为后期更好的调控粮食市场打下较好的基础。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