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正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日期未定 政策基调已定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12-03  
     年度重头大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于近期举行。作为回顾一年得失,确定并部署来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其他宏观调控政策走向的定调会议,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备受关注。

    根据11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传出的信息,明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因此明年经济工作的基调已然定下。

    值得重视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同时指出,明年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不少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矛盾。传递出的信息是:“在经济刺激方案不退出的主基调下,部分政策仍将微调。”

    11月中旬出版的《瞭望》新闻周刊披露的信息也显示,调结构、防通胀将成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点内容。

    昨日,新华社开始发布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稿”为题的专栏文章。来自国内经济学界的著名专家厉以宁、刘世锦、李扬、胡鞍钢(000898)等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普遍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的下一步,应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但必须抓住有利时机部署和推动重要领域改革,推动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

    昨日有消息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于12月7日到9日(下周一至周三)在北京召开。但中金公司的分析报告认为,由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出席12月7日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气候峰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被推迟。

    通胀危险

    弦绷得很紧,须有应对

    中国今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长8.9%,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7%,今年全年实现“保八”目标已没有悬念。

    “企稳回升态势基本确立,但基础尚不牢固,或者说还相当脆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认为,“从国际上看,实体经济仍在下滑之中,将在中长期对我国外需空间形成结构性制约。从国内看,社会实体经济投资刚开始回升,信心还不稳定;消费增长有政策支持的因素,随着时间推移,就业和收入下降对消费的负面影响可能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

    “从遏制下滑到真正走向健康的复苏之路还有一段路程。”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深有同感。

    另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昨日在第五届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高级研讨会上透露,中国通货膨胀的危险是存在的,只是资金被楼市、股市吸收,现在尚未暴露,一旦股市、楼市发生变化,通胀将是非常显著的。

    成思危表示,投资过快增长、通货膨胀可能爆发,是明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隐忧。目前看通货膨胀并不明显,但从货币投入到物价上涨是要有一个传导过程的,大概需要一年左右时间,所以当前必须警惕明年通货膨胀的发生。

    谈到明年乃至今后几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学家们还是相当乐观。

    厉以宁认为,提高城镇化的持续投资将起到长期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以内可以连续保持在7%到8%较高的水平上。

    “适度的经济增长率应在8%到9%之间,而一旦超过10%,不仅各方面绷得很紧,偏离了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而且难以为继。”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指出,经济增长率不是越高越好,它有一个适度增长空间,其上限就是资源供给约束、环境质量约束、生态承载约束和气候变化约束。

    调结构

    投资或不再鼓励“投基”

    在“保增长”比较有把握的前提下,经济学家们认为,明年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调结构”上来。

    刘世锦指出,当经济大幅下滑趋势得到抑制并转入企稳回升通道后,投资过快增长的负面作用将会更多显露出来,进而加剧本已存在的周期性、结构性产能过剩。因此,如何调整投资结构,使资金更多地进入最终需求而非中间需求环节,如何使消费增长的“慢变量”适当快一点,增加其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都是需要下一步重点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李扬指出,迄今为止,中国经济回升主要还是依赖政府和大型国企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今后,在投资领域必须发挥民营企业的主导作用。当前,民间投资难以跟进,直接原因是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但是金融体系的束缚,非竞争性市场准入条件的限制,基础产业和基础部门的垄断都是非常重要的体制原因。这些问题必须尽快研究解决。

    胡鞍钢则更强调产业结构的调整。他建议应提高三个“比重”:一是不断提高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二是不断提高服务业占就业比重,三是不断提高服务贸易占总贸易比重,大力发展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保险业。

    胡鞍钢还提出了未来经济发展的“绿猫”模式:“中国若能把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黑猫’模式变成´绿猫’模式,积极推行环保、节约资源,东方巨龙的崛起将能深刻地改变自己和世界,并重新塑造我们的世界。”

    促消费

    扩大内需才是重头戏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促进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对此,专家们普遍表示赞同。

    “扩大内需应当是我们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刘世锦建议,今后应着力推进以消费需求拓展和升级为重点的扩大内需战略。一方面,要在现有收入水平上,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将被抑制的需求释放出;通过完善社保体系,改善居民预期,把原来“不敢花”的钱花出来;通过改进对消费的金融服务,把部分未来收入合理地转为当前消费。另一个方面,要通过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来扩大消费总量。

    昨日,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司长常晓村在商务部召开的“搞活流通,扩大消费”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1%,如果扣除物价因素,可能是16%-17%,实际已经达到历史高点。其中,农村消费增长快于城市,这是多年来没有的。

    另据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昨日在北京召开的2009(首届)中国流通发展与改革高峰论坛上透露,消费成为今年保增长的关键动力,明年中国将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及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于今年。姜增伟表示,2010年商务部将采取五大措施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一是扩大农村消费;二是扩大城市消费;三是扩大换代消费;四是扩大信用消费;五是扩大节庆消费。

    货币政策

    应快速干预信贷结构

    外界普遍担心如果明年中国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可能助长泡沫的形成,但如果过早地收紧,又可能引起经济二次探底,所以需要宏观调控政策的转换。

    对此,专家们的观点是,宏观经济政策不宜改变。

    “最近经常听到一种议论,认为货币政策应当转向偏紧,理由是信贷量已经过大,通货膨胀即将来临,所以要早作预防。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厉以宁说,“经济回升基础目前还不巩固。在这种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不宜改变。”

    他认为,现在仍应维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当然,针对信贷中的结构性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应及早出台。

    李扬也认为,明年的货币政策宜保持稳定,“只要不发生剧烈的形势变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格局不要改变,明年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和新增信贷规模只宜做小规模调整。这样做在于维持国内外对我国宏观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的信心和预期,同时,要理解金融运行的微观基础,注重监管手段所产生的各种宏观效应。”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