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转型的背后,则是中国粮油调控格局的转变。消息人士透露,中国相关决策层有意通过政策倾斜、企业并购等方式,重点扶持中粮和中储粮两家涉粮央企,形成“两轮驱动”的粮油调控新格局。
上述消息人士还透露,决策层要求中储粮和中粮向粮油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并迅速提高市场份额,以便承担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市场和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职责。
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中粮计划把粮油资产在集团总资产中的比例,从目前不足50%提高到70%以上;大米、食用油要占到20%的份额。
“两轮驱动”
此前来自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的一位负责人透露,中粮或中储粮或将重组华粮。上周,相关当事人也承认存在类似重组的可能。
中粮、中储粮、华粮是中国仅有的三家国字号粮油企业。中粮在粮油加工贸易方面极富经验和实力,擅长品牌运作,并拥有一个成熟的品牌群,但极少掌握上游粮源;中储粮掌握着全球最大的粮食库存,但加工、贸易、分销实力有限;华粮规模最小,但掌握着优质的粮食物流体系。
2008年,席卷全球的粮食危机以及食品安全危机,让中国政府对于粮食安全的问题高度紧张。“当政府试图处理类似危机时,却发现三家央企都很难独当一面。”前述中粮协官员说。
他透露,当时曾有动议把三家整合成一家。不过来自企业和行业的人士都对成立这样一家巨无霸垄断市场表示不可行。跟石油、电信、电力这样的天然垄断企业不同,中国的农业和粮油食品行业不具备寡头垄断的基础。粮油食品行业的上游供应商是数以亿计的家庭农场,并涉及复杂的“三农”问题,中国不可能再回归农产品统购统销的计划体制。
随即,决策层把希望寄托于中粮和中储粮的身上。
“有关方面给我们的压力非常大,国资委和发改委要求我们必须在两三年内缩小跟益海嘉里的差距。”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的一位人士对本报说。以食用油为例,中粮目前的食用油市场占有率为10%左右,而侨资粮油巨头益海嘉里旗下品牌占据了40%左右的市场份额,如果中粮和中储粮分别能够达到20%左右的份额,这样一来,“国家队”将有望与业内“老大”相抗衡。
中粮转身
蛰伏多年的中粮终于等来了夺回粮油市场话语权的最佳时机。而一旦成功,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将可能成为“中国的麦克米伦”。
惠特尼.麦克米伦是美国嘉吉公司 (Cargill)的前掌门人,他在任的1961—1995年,嘉吉从一个年营业额20亿美元的中型公司,发展成为一个年营业额500多亿美元的全球农业行业巨无霸。
宁高宁在11月14日大连米业开业典礼的间隙对记者说:“未来几年,中粮将致力于从一个外贸为主的贸易商,转型为中国最大最好的粮油食品企业。”
“今年春节后第一次开会,宁董就抛给我们一个问题:中粮是什么样的企业?”于旭波回忆说。
为此,中粮上下展开了一场长达半年的大讨论。讨论过程复杂而激烈,但结果简单而明确:粮油食品是中粮的根。中粮作为央企,首要职责就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眼下,粮油食品在中粮集团总资产中的占比仅有40%多,宁高宁希望能在未来几年把这一比例提高到70%。
宁高宁团队划定的基本路线图是,巩固米面油三大既有品种,引入并充实肉蛋奶等新品类。“我们认为,中粮的每个品种都能够占到10%-20%的市场份额是比较合理的,与央企的地位也是相称的。”于旭波说。
全产业链
大米是宁高宁全产业链建设的一块试验田。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大米年消费量接近1.8亿吨,但小包装大米仅有400万吨。同时,小包装大米毛利率高达22%,市场增长速度在50%以上,潜力巨大。
中粮大米部总经理杨红说,她希望创造出中国的“国米”品牌。中粮将从稻谷的田间生产开始参与,然后直到稻谷收购、储运、加工、贸易的各个环节都要布局参与。而后还要创建强势品牌,并通过有力的分销渠道,让消费者认可并接受这些品牌。
类似的尝试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不过过程看上去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单纯怎么做好一个加工工厂,就把杨红磨了两三年,远没有过去做国际贸易那么轻松。”于旭波说。
正在中国访问的嘉吉全球总裁彭国瑞认为,宁高宁要打造的产业链有一些冒险。包括嘉吉、邦基、ADM、法国达孚以及日本丸红等在内的粮油企业,大都止步于B2B业务,很少涉足更下游的品牌建设及分销,也就是B2C业务。通用磨坊、达能等巨头则鲜有介入上游的生产和供应。
“从这些大企业的发展历史来看,要么做B2B,要么做B2C,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业务体系,需要不同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很少有谁能够两项业务同时做得很成功。”彭国瑞对本报说,中粮的全产业链能否成功,还值得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