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USDA报告预估2009年美国大豆产量为33.19亿蒲式耳的纪录高点,远高于市场预期。但数据的利空未能对市场形成打压,随后美豆反而持续上涨,重新站在千点之上,并且价格创出本轮反弹的新高。从技术形态来看,美豆的上升通道已被打开,上涨趋势有望进一步延续。受美豆上涨的带动,国内豆类产品价格重心也已明显上移。
基本面的利空因素完全被通胀预期所抵消,从近期走势看,市场也已完全消化了11月份报告的利空,目前,在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诸多因素中,通胀预期占据可主导地位。我们预计后市美豆和国内豆类产品价格仍将维持涨势,偏强振荡的趋势亦将延续。
国内11月份CPI、PPI“转正”可期
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降幅比上月缩小0.3个百分点,但是环比下降0.1%。CPI环比从7月持平以后,8月、9月环比均是正增长,10月CPI增长继续保持环比正增长、同比降幅收窄的势头。由于需求回暖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复苏,工业品出厂价格10月降幅再收窄,同比下降5.8%,环比上涨0.1%,连续7个月环比上涨。
目前,市场普遍预期CPI可能会在11月份“转正”;受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动,PPI可能会在12月份“转正”。预计CPI、PPI双双“转正”后,PPI的涨幅会超过CPI,市场通胀预期显现。
基金推波助澜,美豆双底成立
广州进口大豆现货价格
近期,由于美国天气情况不好,丰收的美豆收割同去年相比推迟,同时,美元不断走弱,通胀预期亦不断加强。从美豆指数可以看出其充分体现了基本面的情况,从11月9日950美分/蒲式耳附近上涨至11月20日1050美分/蒲式耳,涨幅为近100美分。上图为广州进口大豆的现货价格,如图中所示,进口价格在二次探底徘徊数月后已翘头上行,随着美元的继续走弱,上行趋势或延续。
无论是美国的投机基金还是指数基金,从10月份开始都调增了手中CBOT大豆的净多头寸数量,而投机基金在豆油期货上的净多头寸也在10月中下旬开始空翻多,基金的操作推动了行情自底部的强劲反弹。
国内收储政策与现货价格
国内新豆已经收割上市,但是国家2009年的收储政策迟迟没有出台,今年收购价格和收购数量都成为市场不确定因素,市场传言为1.87元/斤收储,大豆现货价格依然走势坚挺,翘头向上。豆油价格则在低位徘徊了近一年的时间,也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平台。
技术分析
美豆指数继双底形态形成后,现在对前期近5个月以来的下降趋势线进行突破,上升形态良好,阻力区为1050—1080美分,下一目标位为年内反弹前高点。
美豆指数周线走势图
小结
鉴于目前基本面及技术面的分析,美豆目前处于1050—1080美分强压力区,相对应国内大豆1005合约压力3820,大豆1009合约压力3840。在通货膨胀预期不断增强的背景下,美豆及连豆若突破此强压力区则剑指年内前高点。短期内,豆类将继续偏强振荡的趋势不变,投资者应保持多头思路,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