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11月17日大豆午评:小幅走低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11-17  
     11月17日,大连大豆期货早盘高开,随后震荡走低,盘终小幅收低。主力合约A1009缩量减仓,收阴线;开盘价3,808元/吨,收盘价3,773元/吨,下跌5元/吨,最高价3,808元/吨,最低价3,768元/吨,成交量93,212手,持仓量215,550手。

    大连大豆期货17日早盘高开低走,主力合约1009仍回落到3,800元/吨之下运行,但下方支撑仍然较强。目前来看,国内外基本面新利空缺乏,国家收储政策及雨雪天气继续为市场提供支撑,同时在当前宽松的货币政策及通胀预期的强化影响下,大连大豆价格总体仍处于易涨难跌的格局。不过国内总体供应充裕及收储细则的不确定性仍令市场谨慎,上方3,800元/吨处阻力较大,短期涨势预计将放缓。

    国际方面,美元指数跌至2008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元疲软引发的通胀信号刺激投机资金大量涌入商品市场,再加上美豆基本面缺乏新利空消息,压榨及出口数据的利好增添涨势,CBOT大豆期货16日大幅走高。其中,1月合约上涨23美分,报收1,010美分/蒲式耳。目前来看,通胀预期成为支持大豆价格走高的主要动力,但基本面上美豆创记录的产量预期仍将是价格上行的主要阻力,同时美豆价格持续上涨也将使得中国对美豆的进口步伐放缓,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价格涨能。

    美国植物油加工协会称,10月份美国大豆压榨数量为1.55262亿蒲式耳,高于9月份及市场平均预期水平,新大豆供应使10月份大豆压榨数量上升。此外,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截至11月12日当周,出口检验大豆5,994.5万蒲式耳,位于市场预期区间上沿;2009-10年度截至目前,大豆出口检验量达到美国农业部预期的26.6%,高于五年平均水平为25.2%。压榨报告及出口检验报告数据利好,显示美豆需求强劲,对价格的走高形成一定利好支撑。美国农业部在每周作物生长报告中公布,截至11月15日当周,大豆收割率为89%,接近市场预期的90%,仍低于2008年同期为95%,五年均值为96%,美豆收割正逐渐步入尾声。而天气预报显示中西部地区降雨天气可能放慢最后阶段的美豆收割。

    南美方面,分析机构Celeres称,截至11月13日当周,巴西大豆种植户已经播种完61%的新作大豆,高于2008年同期的55%。且天气预报机构Somar称,巴西大豆种植带受降雨浸湿,将促进最新播种的作物发芽,本周(截至20日)多数时间天气将保持晴朗。预期2009年巴西将生产大约6,400万吨创纪录的大豆产量。

    国内方面,大范围的雨雪降温天气对国内交通运输造成较大影响,部分地区农产品供应状况紧张,价格出现上扬,其中食用油价格涨幅较大。同时雨雪天气也使得新粮上市进度放缓,对农产品价格形成支撑。据气象机构预测未来几天国内大部分地区仍将受到降温雨雪天气影响。此外,11月17日,美国2010年2月交货的大豆到中国港口的成本为3,815元/吨,南美2010年5月交货的大豆到中国港口的成本为3,748元/吨。国际进口大豆成本的大幅提升对国内市场价格也将形成一定利多支持。11月17日,黑龙江地区油厂大豆收购价格稳中略有下滑,收购量仍然不大,部分油厂已开始使用补贴豆以维持生产。其中哈尔滨油厂新豆收购价3,660元/吨,较16日下调20元/吨,高质量3,680元/吨。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