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题材转向南美,干旱短期利多
近一两周,美国中西部大豆产区良好的天气利于新作大豆的收割,据统计,截至11月8日,大豆收割率75%,虽然较往年进度仍显缓慢,但已经较前一周的51%有了明显的提高,预期本周公布的数据可能达到90%以上,也即今年的美豆收割已基本完成,美国的天气题材也将随之过去。然而,此时也恰逢南美大豆播种,天气炒作将转向南美。目前,巴西大豆播种接近一半,天气情况较为良好,未影响其可能大幅增产的格局,但是阿根廷的天气情况却不甚理想,干旱再次出现影响其播种,加之优质种子供应不足,《油世界》下调2010年阿根廷大豆产量200万吨,至5000万吨。阿根廷天气短期对市场产生利多作用。
需求因素将主导市场,价格或受到持续性支撑
在美国天气炒作过后,市场的焦点将逐渐转移到需求上来,包括美豆出口、压榨需求以及中国的压榨需求。据悉,美豆的出口一直保持旺盛。最新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的截至11月5日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当周美国2009/2010年度大豆净出口127.25万吨,较前一周显著提高,较前四周平均水平提高82%.美国2009/2010年度大豆累计出口2468.18万吨,增长幅度为58%.而全美油籽压榨商协会(NOPA)即将公布10月压榨报告,市场预期压榨需求将上升。
中国对于大豆的需求主要以压榨需求为主,东北主产区由于政府收储的介入,油厂代表性不强,而沿海压榨主要以进口豆为主,预期后两个月大豆进口量将大幅增加,油厂将大面积开工,大豆的需求将增加。而年末是大豆压榨产品油粕的季节性旺季,这也将增加大豆的需求。
收储政策即将出台,资金似有出逃迹象
政府已经承诺今年将继续收储新豆,市场传言正式文件可能在本月中旬出台,收储价3740元/吨,较去年上涨40元/吨。收储政策使得豆农持豆观望,等待价格的上涨,市场交易旺季不旺,油厂收豆困难,这也是近来大连大豆价格较为强势的原因,收储政策对大豆价格形成长期影响,价格下跌困难。
跟踪美豆期货、连豆期货的资金情况,我们发现,资金似有出逃迹象。根据CFTC报告显示,截至11月9日当周,基金减持大豆多单9121手,同时增持空单4877手,基金净多单由前周的91472手减至上周的77474手。而国内大豆期货目前持仓近27万手,近来有小幅减仓的迹象,但是资金总量变化不大。做多资金的出逃主要是因为前期利多题材的炒作渐趋淡化,市场处于消息的相对真空期,短期的获利了结。
综上所述,市场的主导因素逐渐在转向需求,而预期需求的旺盛将推动大豆价格上涨,还有南美短期的天气利多以及国储价格的底部支撑,后期大豆价格或将呈现趋势性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