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到港大豆增多 现货供应压力趋升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11-16  
     上周大豆震荡微幅上涨,豆粕后期发力,豆油移仓九月合约,量价齐升。从品种表现来看,豆油成为市场资金做多的首选。豆粕由于存在巨大的期现价格,引发期现价格回归的预期,因此,豆粕期价也在近期大幅走高,向坚挺的现货价格靠拢。

    USDA报告解读:

    上周二,美国农业部公布了最新的大豆供需报告。预计美国2009/10年度大豆产量为33.19亿蒲式耳,高于市场预测的32.69亿蒲式耳均值(预测区间为31.87亿-33.79亿蒲),美农业部10月份报告的美豆产量为32.5亿蒲式耳;预计美国2009/10年度大豆结转库存为2.7亿蒲,高于市场预测的2.35亿蒲均值(预测区间1.8亿-3亿蒲),上月结转库存为2.3亿蒲式耳。此次报告中产量和期末库存数据都有所上调且高于预期,对大豆市场无疑是利空的。

    其次,在此次报告中巴西和阿根廷的产量均较上月预估上调,阿根廷2009/10年大豆产量上调至5300万吨,巴西则上调至6300万吨。2009/10年度南美大豆产量将达到历史高位水平。尽管近期这些利空的基本面因素并未明显体现在盘面走势中,但是对于国内买家进口大豆已产生较大影响。

    据预测11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将达到350万吨,12月份和明年1月份进口量将超过400万吨。目前我国厂商已采购了1,500多万吨美国大豆和600多万吨南美大豆,除非美盘大豆期价出现大幅下跌,未来几周中国厂商对进口大豆采购需求不会明显增加。

    如果实际进口情况符合预期,就意味着未来几周中国对美豆的买盘需求减少,美豆期价将失去中国采购需求的支撑。另一方面是11月中下旬国内进口大豆面临的巨大的到港压力,首当其冲的是豆粕现货市场将受到较大的冲击,据悉部分港口油厂豆粕预售价格已下调至3400元/吨。

    对于豆油而言,影响相对较小。由于近期终端库存较低,对现货价格的支撑较强,同时豆油的季节性需求逐步显现。然而,未来大量的进口豆到港也将使得国内港口豆油库存上升。更重要的是,随着国产大豆的集中上市,收储政策势在必行。黑龙江地区补贴加工政策已经实施,大量的临储大豆转为豆油,对市场的压力也不容忽视。

    从报告公布后市场的走势来看,利空数据对期价的打压并不明显,美豆当晚仅小幅收低。由此可见,近期大豆走势与基本面背离,主导市场的还是资金因素以及投资者对通胀的预期。由于美元持续疲软,美豆、油脂等大宗商品仍然能够摆脱数据利空的压力,大幅上涨。

    鉴于目前美豆已接近1000美分的心理关口,并且此次上涨主要由于美国国内玉米霉病导致美国豆粕买盘激增,对国内的市场影响较小。因此,个人认为在未来到港压力增大的前提下,建议豆粕多单逢高减持。豆油在市场看涨预期下,中长线依然维持涨势,但短期内是否受到原油回调影响有待观察,且在7400元一线有较大压力,建议等待低位买入。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