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当前大豆市场行情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11-16  
     美豆丰产不假,南美大豆预期丰产不假,但行情走势的涨跌不仅是简简单单的供大于需或供小于需就能决定的,市场的预期与心理变化更为重要。在接下来的时间段里,大豆市场可能短期回调,但市场也存在了诸多的支撑价格的阶段性利多因素,这些短期的阶段性因素很可能四两拨千斤,战胜丰产的压制,使行情总体呈现上涨走势。操作上建议投资者在近期在行情有较大回落调整后建多,波段操作为宜。

    自国庆节后,国内大豆期货市场先经过了12个交易日的上涨走势,又经过了12个交易日的振荡走势,当前在振荡走势的区间上沿运行。对于后期走势,市场专业分析师、现货商、客户因对基本面因素的看法不同而各执一词,对于后期走势的看法分歧也比较大。我们再一次力求客观地看待、分析市场各方面因素,对后期走势做出预测。

    市场当前主要影响因素在于以下几方面:一是受美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影响的原油走势。二是09/10年度美豆最终产量及此背景下的市场心理。三是09/10年度南美大豆产量、生长条件、上市时间。四是国内当前大豆供应情况、需求情况。五是国内后期大豆进口量及结算价情况。六是国储在大豆市场的上运作情况。七是减产的玉米走势对大豆的影响。我们来逐一进行分析。

    一、受美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影响的原油走势对于油脂油料品种的影响将不是单边的,会与大豆的基本面信息相配合,共同决定出大豆行情走势。

    美国经济走出衰退,而结构性问题仍需关注,经济走出衰退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及资金政策,民间投资数据、个人就业与收入、个人消费等数据均不见好。实体经济对股市、期货品种的带涨作用很有限,关键点在于,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及政策投资为金融市场带来的泡沫能吹多大,当前这波自3月以来道指与原油的强势上涨行情伴随的是美元的大幅走弱,也从一定角度反映了盘面的实质影响因素。

    自3月以来,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逾50%,原油上涨逾90%,与此同时,美国通胀预期也在放大,宽松货币政策的持续性本身就值得担心,其能为市场带来的泡沫能否继续扩大则更值得忧虑。而且从当前的经济情况与品种价位来看,当前的经济背景、市场信心、市场需求均难以支撑道指在10000点、原油80美元/桶的水平上继续攀高。后期这两大品种的走势可能步入振荡局面,如此对于油脂油料品种的影响也将不是单边的,会与大豆的基本面信息相配合,共同决定出大豆行情走势。

    二、09/10年度美豆最终产量及此背景下的市场心理:美豆丰产对豆价形成中长期的稳定性压制,11月中下旬可能因回吐前期建立的天气方面的风险升水而压制价格,12月上旬可能会因为USDA对绝对数据的下调形成阶段性利多。

    

    11月10日美国农业部最新的大豆供需报告显示,美豆产量高达9034万吨,单产水平43.3蒲/英亩,种植面积7750万英亩,收获面积7660万英亩。09/10年度美豆创纪录高产得益于创纪录的收获面积及单产水平。

    截止11月8日,美豆收割进度为75%,去年同期为91%,预计到11月15日,美豆收割进度将达90%以上,收获接近尾声。根据过去5年的情况来看,在最终收割完毕前,USDA报告中收获面积及单产数据仍有较大的变化可能,不过变化可能只是绝对数量的变化,相对的高位水平基本是已成定局。

    

    从实质影响角度来看,美豆高产对价格形成中长期的压制。从市场心理影响角度来看,首先市场需要回吐前期因收割延误、预期美豆减产所建立的风险升水,压制价格,时间段应在最近,也就是11月中下旬。再次,美豆高产已被炒作半年左右的时间,接下来在USDA对数据调整中,绝对数量向低修正的可能性偏大,这方面反而对价格会形成阶段的小支撑,时间段应在12月USDA报告前后。最后,在12月上旬过后,美豆产量最终确定,市场逐步接受与消化,对价格渐渐转为一种潜在的稳定的压制,价格的波动将更多由其他因素所引发。

    三、09/10年度南美大豆产量变化预期及其后市影响。南美大豆高产,市场当前已经有了利空的基础看法,但其收割时间为来年3月份左右,中间还是3个月左右的时间,后期对南美大豆产量进行下调的可能性偏大,同时市场炒作生长天气条件,在没收割前这方面对于价格是易于利多与提供支撑的。

    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11月10日的报告来看,09/10年度巴西大豆产量6300万吨,阿根廷大豆产量5300万吨,共计1.16亿吨,该数量为近年来最高。

    同时我们将美国农业部近十年来前一年11月产量预测数据与最终产量对比,2000年以后,九年间,有6年均是11月产量预测数据高于最终的产量数据,而且自04年以后,只是06/07年度的数据例外,其余五年,均是11月的预测量高于最终产量。

    从某一角度来说,或许这并不是偶然,我们认为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自每年11月,美豆在收获以后逐渐步入装运高峰期,也就步入了结价的高峰期,在逐渐公布南美大豆产量过程中,逐步的缩减产量,有利于支撑大豆价格走高,符合美豆出口商以相对较高的价格出售大豆的利益。二是初期的南美大豆产量预测,建立在意向上的种植面积及预期没有天气问题的单产水平下,后期由于气候方面不利等原因,产量一般容易较预期下滑。

    

    此外,巴西大豆种植面积为多年来的次高点(巴西大豆种植面积增加主要是大豆价格较高及大豆边际收益高于玉米所致。同时在巴西,因为降雨来得比较早,农民种植也比平常时间早,10月30日时,大约31%已经播种,平常的进度为22%)。阿根廷的种植面积得到了大幅提高(因为当地天气一直比较干燥,所以农户一直在等待合适的种植时机,一些原本要播种其他作物的土地因为错过了播种期而改种大豆)。两地的单产水平为多年来的居中水平偏上一点。后期阿根廷种植面积、单产水平下调概率大于上调概率,产量存在下调的可能。

    从对市场影响的角度来说,南美大豆高产,市场当前已经有了利空的基础看法,但其收割时间为来年3月份左右,中间还是3个月左右的时间,后期对南美大豆产量进行下调的可能性偏大,同时市场炒作生长天气条件,在没收割前这方面对于价格是易于利多与提供支撑的。

    

    四、国内当前大豆供应情况、需求情况。当前阶段,国内大豆供应趋紧,消费弱势(10月);其次是,供应偏紧,消费好转(11月);再次是供应趋松,消费趋强(12月);之后是供应宽松,消费平稳(1月)。国内大豆先是供应偏紧拉涨价格,其次消费好转支撑价格。

    当前港口大豆库存量在320万吨左右,与前期的450万吨左右的港口库存水平相比已经下滑很多,这与国际大豆到港量减少有关,也于国内大豆货源偏于紧张有关,目前大豆港口库存量已经持续3个月的下滑。

    当前国际大豆到港量减少,国内市场大豆也趋于流向国储手中,市场供应呈现偏紧局面,这一情况待美豆收割上市装运到中国可能会得到缓解,同时后期大豆价格上涨的话,国储手中大豆流向市场亦会容易一些,也有助于缓解这种局面。不过,当前大豆供应确实是偏紧的。

    国内豆粕需求不振,据现货商消息,国庆节后,豆粕销售量锐减。受甲型流感、猪肉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市场养殖热情较低,饲料需求不振。后期,天气变冷,肉制品消费可能回升,同时伴随着元旦、春节两节消费增加等因素,养殖行业热情可能有所恢复,饲料需求亦有望好转。

    这里存在一个时间差的问题:首先是当前阶段,国内大豆供应趋紧,消费弱势(10月)。其次是,供应偏紧,消费好转(11月);再次是供应趋松,消费趋强(12月);之后是供应宽松,消费平稳(1月)。

    整体看,国内大豆先是供应偏紧拉涨价格,其次消费好转支撑价格。

    五、国内后期大豆进口量及结算价情况。约2/3的09/10年度美豆出口量并未结价,贸易商在四季度美豆大量出口装运期间仍有拉涨价格的欲望。

    据USDA报告显示,中国09/10年度大豆进口量4050万吨,若按中国进口大豆中美豆占比55%来算,中国需进口美豆数量为2187万吨,中国已购买09/10年度大豆在1450万吨左右,后续还需购买美豆700万吨左右。据传闻,国内当前订购的09/10年度大豆,已经有一半左右的量结算过价钱,也就是尚未结算价格的大豆在1400万吨左右,占美豆出口中国数量的2/3,如此美豆贸易商在四季度美豆大量装运期间仍有拉涨价格的欲望。

    南美大豆大量到港要到来年3月份以后,当前这部分产量的压力并未真正释放。

    

    六、国储在大豆市场的上运作情况。国储希望的大豆价格水平在3800元/吨上方,价格上涨,国储的作用也才能显现出来。在四季度,国储在大豆市场上的运作可能有很轻微的利多作用。过了收储季节,国储在市场上的角色更多的是一种压制性力量。

    无论是去年四季度国储收购大豆,还是今年三季度国储以高于市场价格的水平抛售大豆都体现了国储希望大豆价格走高一些。今年四季度国储对大豆的收储政策亦会保持价格的平稳,国储希望的大豆价格水平在3800元/吨上方,价格上涨,国储的作用也才能显现出来。到目前的境地,国储收储量不如预期或国储手中的大豆抛售均对盘面形成压制,不过在四季度,国储在大豆市场上的运作可能有轻微利多作用。当收储完结之后,后期若价格下跌,国储无能为力,若价格上涨,国储大豆抛售,所以过了收储季节,国储在市场上的角色更多的是一种压制性力量。具体的还要配合市场整体供需大环境来分析。

    七、玉米对大豆的影响。若玉米价格上涨,则对大豆市场具有支撑作用,但只是大豆走势众多影响因素中普通的一方面。

    USDA11月供需报告中对09/10年度全球玉米产量进行了调低,09/10年度玉米产量相比起07/08年度、08/09年度的全球玉米产量分别下降14.7%、4.5%。若玉米价格上涨,则对大豆市场具有支撑作用,但是整体市场走势应该不会较极端,原油价格现在也并未高企且后期持续性的高企也不在我们预期,所以认为玉米对大豆的拉涨作用不会像06年底到07年初那么强劲,应该只是大豆走势众多影响因素中普通的利多的一方面。

    综上所述,美豆丰产不假,南美大豆预期丰产不假,但行情走势的涨跌不仅是简简单单的供大于需或供小于需就能决定的,市场的预期与心理变化更为重要。在接下来的时间段里,大豆市场可能回调,但市场也存在了诸多的支撑价格的阶段性因素,这些短期的阶段性因素很可能四两拨千斤,战胜丰产的压制,使行情总体呈现上涨走势。操作上建议投资者在近期在行情有较大回落调整后建多,波段操作为宜。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