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上,大连豆粕期货13日早盘延续收涨,在现货价格坚挺支撑下近期市场表现强势。不过季节性利空因素影响依然存在,价格继续上涨将限制终端需求,预计大连豆粕可能会呈现高位震荡走势。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粕市场11月12日收盘上涨,主要原因是豆粕需求前景明朗。截至收盘,CBOT豆粕上涨5.60美元到11.90美元不等,其中12月合约上涨11.90美元,报收301美元/短吨;1月合约上涨9美元,报收290.50美元/短吨;3月合约上涨7.40美元,报收287.50美元/短吨。豆粕价格创下了一周来的最高点,因为投机商做多,买豆粕卖豆油的套利活跃。今年玉米收获耽搁,新收的玉米水分含量偏高,引起市场担心DDG内的呕吐霉素含量可能偏高,养殖行业的需求从玉米转移到豆粕,这提振了市场人气。投机基金买入了2,000手合约。豆粕市场成交量为88,991手。
据需求方面报道,11月12日一份官方调查显示,中国大豆进口商未来数周预计将放缓进口步伐,因此前的大量采购已满足了至1月的需求。中国已买入超过1,500万吨美国大豆和600万吨南美新作大豆。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CNGOIC)称,12月和1月的每月进口量预计触及400万吨。该中心称,中国11月的大豆进口量料回升至350万吨,10月为252万吨。本周(截至11月13日一周)CBOT大豆期货价格下跌引发中国买家增加订单量。豆粕市场转为下行。越来越多的大豆运抵港口促使压榨商降低豆粕价格。市场参与者认为大豆进口成本下降将打压豆粕价格。饲料加工厂等待价格进一步下跌,然后大量采购。
国内方面,据大连商品交易所网站11月13日消息,从11月13日起,大连豆粕0912合约经纪会员买持仓限额为12,500手;经纪会员卖持仓限额为12,500手;非经纪会员买持仓限额为10,000手;非经纪会员卖持仓限额为10,000手;客户买持仓限额为5,000手;客户卖持仓限额为5,000手(套期保值头寸不在此限);从本交易日起,交易所不再受理套期保值申请;套期保值额度不得重复使用,已建立的套期保值持仓只能平仓或实物交割。
市场方面,黑龙江地区油厂大豆收购价格基本平稳,其中哈尔滨油厂新豆收购价维持在3,680元/吨,市场成交状况依然清淡。目前国储转地储195万吨大豆指标确认完毕,吉林油厂已开始使用临储豆,黑龙江油厂周末将陆续提货。此外,国内生猪市场运行平稳,由于饲料成本高企及疫情的影响,养殖户补栏意愿十分低迷,仔猪交易甚至停滞,中间商及养殖业采购进度将有所放缓,国内豆粕及大豆需求短期难有明显提升。而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报告称,10月份我国进口大豆252万吨,高于市场先前预期的200-220万吨,预计11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将达到350万吨,12月份和明年1月份进口量将超过400万吨。后期大量进口大豆集中到货将对国内豆类价格形成压制。短期而言,国内豆类现货价格仍受到政策面利好预期支撑运行于高位,市场等待收储政策细则明确,谨慎观望心理较强,预计短期国内豆类现货总体将维持稳定,豆粕亦将跟随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