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进口在6月创下纪录高位後已经连跌四个月,但10月进口量依然高于上年同期的212万吨。
分析师预计,11月大豆进口可能超过300万吨,尽管一些来自美国的船货将耽搁大约一周方能运抵。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则预计,12月大豆进口可能超过400万吨。
进口低企已经促使许多压榨商削减生产,并推动豆油和豆粕在最近数周上涨。
今年1-10月中国大豆累计进口量同比增长13.2%,至3,488万吨。若以正常水平计,中国压榨商每月平均需要350万吨左右的大豆。
10月包括棕榈油和豆油等在内的食用油进口亦较上月减少33%,至65万吨,但1-10月进口总量仍增加12.1%,至678万吨。
市场人士预期,中国政府将继续在主要大豆产区向压榨商提供补贴,鼓励他们用国产大豆为原料。政府已承诺将从农户手中收储大豆新作。
中国政府在东北部地区支付每吨210元人民币的补贴,向压榨商提供近200万吨大豆,希望可借此削减上个年度的库存。
政府每周例行标售中大豆数量已经从50万吨降至30万吨,因吸引到的买家寥寥无几。沿海地区大型压榨业者已经预订超过1,400万吨的美国大豆新作。
美国大豆运抵中国的价格依然低于中国政府储备大豆的标售价,这让後者的价格竞争力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