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新
一、大宗商品市场运行呈现四大特点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大宗商品市场明显升温,总体运行情况呈现撒三大特点:
(一)表观消费量有较大幅度增长。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测算,今年1—9月份累计,全国9种重要大宗商品表观消费量为41137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4.4%。预计全年9种大宗商品表观消费量55亿吨左右,同比增幅超过12%。
重要大宗商品中,前9个月铜表观消费量为585万吨,同比增长48.9%;铁矿石表观消费量为108796万吨,增长15.3%;煤炭表观消费量为220673万吨,增长14.1%;石油表观消费量为28380万吨,增长3.5%;橡胶表观消费量为502万吨,增长5.1%。
拉动大宗商品消费较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因素:在于中央和各级政府迅速出台并积极实施扩大需求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4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依然会保持较高增长水平,整体经济和工业增加值继续提速。据权威部门预测,4季度全国GDP增幅会达到10%,工业增速达到16%,出口也有可能转为增长。宏观经济总量的扩张,宏观经济总量的扩张,为中国大宗商品需求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影响大宗商品需求增加,还有一项重要因素,即去货币化所引发的储备需求和金融性购买需求的显著增加。无论是国家机构、企业和民间投资者,都利用前段时期大宗商品价格较低的时机,大量购进储备大宗商品,尤其是物理稳定性较好的有色金属等产品。
大宗商品需求结构中,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情况不太理想,包括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两个方面。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测算,今年1—9月份累计,全国12种大宗商品出口量比去年同期下降58%。其中金属类产品降幅最大,普遍在6成以上。另据海关统计,今年前9个月,全国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1.3%,这也使得大宗商品的间接出口显著减少。
但值得关注的是,进入今年下半年后,中国大宗商品出口大幅滑坡局面得到初步遏制。测算数据显示,在中国大宗商品出口总量同比大幅下降的同时,环比指标却出现持续增长。9月份全国10种重要大宗商品出口量比较6月份数值增长了65%。7、8、9三个月分别环比增长18.7%、29.2%和7.5%。与此同时,反映大宗商品间接出口状况的出口总值也是连续5个月回升,预计4季度有可能转为同比增长。这就表明,无论是直接出口还是间接出口,中国大宗商品出口最坏时期都已经过去,出口增长势头正在缓慢起步。
预计今年中国大宗商品的直接出口量比上年下降40%左右。其中钢材出口量约为2000万吨,比上年下降6成以上,折算成粗钢后,不到同期国内粗钢产量的5%。
由此可见,今年中国大宗商品消费增长的动力完全来自于国内需求的增长。
(二)新增资源水平显著提速。由于市场需求逐步转暖,全国大宗商品新增资源增长水平显著提速。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测算, 今年1—9月份累计,全国9种重要大宗商品新增资源量为41506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2.7%,比2008年增长水平提速4个百分点。重要大宗商品中,煤炭、铁矿石、有色金属、钢铁增速较高,石油、橡胶等增速较低,食糖还出现了负增长。
下半年资源供应水平高于上半年。预计全年9种重要大宗商品的新增资源量将达到55亿吨,比上年增长15%左右。
( 三)市场价格宽幅震荡上行。总体来看,今年国内大宗商品价格呈现宽幅震荡上行局面。据有关部门监测数据,到今年9月份,全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比年初上涨10%以上。重要大宗商品中,铜价格比今年初上涨80%,铝价格上涨36%,锌价格上涨57%,天然橡胶价格上涨44%,现货铁矿石价格涨幅也超过了20%。
虽然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环比震荡上行,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然有较大幅度下降。监测数据显示,截至9月,全国有色金属、矿石、橡胶、煤炭等商品价格,比去年同期普遍下降10%以上,高的跌幅超过3成。预计进入4季度后,全国大宗商品价格环比继续扬升,同比降幅将进一步收窄,甚至不排除转为上涨的可能。
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上行很重要的因素在于国际市场行情强劲扬升,推动进口价格提高,使得中国输入性成本压力显著增大。
二、2010年中国大宗商品市场三大趋势
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产能的进一步释放,以及市场价格的继续震荡向上,将成为2010年中国大宗商品市场趋势的主要格局。
(一)市场需求持续旺盛。总体来看,下一阶段中国大宗商品市场需求继续旺盛。初步测算,2010年中国9种重要大宗商品的表观消费量在60亿吨左右,增长幅度不低于10%。其中钢材表观消费量逼近7亿吨关口,折算成粗钢,表观消费量肯定超过6亿吨;煤炭表观消费量有可能突破30亿吨,增幅10%左右;铜、铝、锌3种有色金属突破3000万吨,增幅在15%左右;橡胶达到650万吨,增幅大约为5%。
2010年中国大宗商品需求持续旺盛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宏观调控因素来看,新一年内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权威部门公布的预测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经济(GDP)增长9.1%,工业增加值增长9.5%,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18.4%,均呈现提速局面。虽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率)增速比上年有较多回落,但仍然会达到22.3%的高增长水平。新增贷款方面,2009年将达到10万亿元,2010年还会有突破8亿元。经济总量指标的继续大幅扩张,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向民生倾斜)的实施,将为中国大宗商品消费提供更大增长空间。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2009年中国大宗商品需求总量产生负面影响的出口需求,亦在新一年内发生了积极变化。由于世界经济触底回升,出口需求将逐步恢复。权威部门预测,2010年中国出口总额增幅将超过10%,比上年提速30个百分点以上。
从中长期因素来看,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两化进程”方兴未艾,并且长期发生作用,并且会逐步由世界工厂向全球最大消费市场演变。如此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和消费市场的形成,所产生的大宗商品需求无疑十分巨大,而且不是短时期内就可以结束的。这个巨大的消费需求,完全可以抵消欧美国家由于经济衰退所出现的需求萎缩,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越来越强大的发动机。比如中国粗钢产量将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保持在6亿吨左右的水平,甚至更多。所有这些增长因素,都会在2010年内有所体现。
(二)国内产能进一步释放。较为旺盛的市场需求,为中国巨大的大宗商品,尤其是投资品产能的继续释放提供了坚实基础。预计2010年全国9种重要大宗商品生产总量在48亿吨左右,比上年增长5%以上。其中粗钢产量将接近或达到6亿吨,比上年增长幅度也都在5%以上;煤炭产量30亿吨左右,增长10%以上;水泥产量不少于16亿吨,增长10%左右;铜、铝、锌3种有色金属产量接近2000万吨,增幅在3%以下。
近些年来,虽然一些大宗商品生产行业,比如金属冶炼加工、化工等出现了程度不同的产能过剩情况,但随着世界经济企稳回升,国内外需求的增加,2010年上述行业的产能过剩状况会有较多改善。实际上,2009年中国粗钢产能利用率已经超过80%,大体属于正常水平。随着新一年内钢铁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全国钢铁产能利用率还会提高到90%,因而其整体钢铁产能的过剩情况并不严重。
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落后产能,对安全隐患产能和环境污染产能的整治力度。比如国家下达的“十一五”后三年(2008至2010年)整顿关闭小煤矿的工作任务,特设关闭小煤矿专项资金。要求三年之内,全国共将关停小煤矿2501座,产能总量超过3亿吨。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还下达了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任务。所有这些,对于改善整体供求关系,扭转产能过剩具有一定帮助。
(三)市场价格震荡上行。2010年全国大宗商品价格依然震荡向上格局。实体经济需求与金融性购买需求、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产品价格与原料价格、出厂价格与市场价格互相影响,彼此推动,进入利多循环。受其影响,预计一些大宗商品,主要是进口依赖性较大的资源类商品价格有可能见到或者超出2008年高点。
新一年内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所以继续扬升,除了实体经济需求旺盛这个重要因素之外,还在于美元的大幅贬值趋势,所引发的金融性购买需求的急剧膨胀。美元的长期贬值趋势,不仅因为美联储超量印刷和供应钞票, 稀释既有货币购买力,又在于美国需要通过美元大幅贬值来支持其经济转型。受其影响,势必推高国际市场石油、煤炭、矿石、基本金属行情,进而带动国内相关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和市场价格上升。
由此可见,2010年中国大宗商品行情,将面临需求旺盛和成本提高和美元贬值三个方面因素叠加,市场价格总体趋势还是向上,虽然其中会伴随着较大幅度的调整。
中国大宗商品价格继续扬升,以及向下游行业释放价格压力,推动相关行业物价上涨,势必使得中国相关企业,特别是资源类企业利润同比大幅增加,使得2010年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较为亮丽,从而推高中国相关板块股市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