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11月11日豆粕午评: 美豆电子盘反弹 大连豆粕震荡收高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11-11  
     受美豆电子盘反弹支撑,11月11日,大连豆粕期货早盘高开,随后震荡走高,盘终小幅收高。主力合约放量增仓,收阳线。其中主力M1005合约,开盘价2,861元/吨,收盘价2,884元/吨,上涨26元/吨,最高价2,892元/吨,最低价2,860元/吨,成交量444,530手,持仓量871,758手。

    从走势看,尽管隔夜美豆下滑,但电子盘美豆反弹以及现货价格的坚挺为期货市场提供支撑。目前国内豆粕多空并存,大连豆粕短期内继续维持震荡走势的可能性较大。

    外盘方面,11月10日,受邻池大豆走软影响,CBOT豆粕市场收盘下跌。其中,12月合约下跌6.10美元,报收288.20美元短吨。有境外分析师称,邻池大豆走软,新豆供应改善,给豆粕市场构成了压力。10日,投机基金抛空了1,000手合约。

    大豆方面,11月10日,由于美农业部产量和供需报告的预估数据利空,CBOT大豆市场收盘下跌。其中,11月合约下跌2.75美分,报收961.5美分/蒲式耳。分析师称,美农业部产量预估报告是大豆期价下行的诱因,但由于其未能跌破近期低点,加之尾市玉米期价反弹,吸引市场投机买盘及削减跌幅。当大豆期价跌至周一低点及各主要移动均线附近时,市场技术抛压衰竭,基金于破位之际重新买入合约。技术买盘促成尾市大豆期价反弹,令市场得以守住价格支撑位。10日,预估投机基金日卖出3,000张大豆。

    美农业部公布的11月份供需报告,预计2009/10年美豆产量、单产分别为33.19亿蒲式耳和43.3蒲式耳/英亩,超过此前市场预测的32.69亿蒲式耳及42.7蒲式耳/英亩均值,均高于美农业部10月报告产量预估水平;同时期末库存的预期值被调增至2.70亿蒲式耳,高于之前市场的平均预测2.35亿蒲。11月报告中2009年美豆产量预估达到创纪录水平,世界大豆供应和期末库存的预期值也大幅上调,对大豆市场影响利空,而目前较好的作物收割进度也将加剧市场利空态势。从基本面上看,大豆期价应该更贴近于900美分。但坚实的需求和技术面的支撑可能将限制市场的下行压力,同时商品的金融属性明显,金融市场及周边商品市场的环境对大豆价格有着较大的影响,只要谷物和油籽期货对投机基金存在着吸引力,市场仍将获得支撑。

    国内方面,产区黑龙江省内大豆现货市场基本稳定,农户依旧惜售观望,而省内油厂补贴大豆将在本周末进入企业压榨,部分油厂购买补贴大豆的数量较多,对收购大豆意愿降低,市场总体购销状况清淡。大豆收储政策细则或将于11月中旬出台,市场谨慎观望心理较强。中国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中国10月进口大豆实际到港201.24万吨,11月预报到港280.76万吨。中国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本期(10月16日-31日)大豆实际到港79.87万吨,下期(11月1日-15日)预报到港116.06万吨,10月实际到港201.24万吨,11月预报到港提高至280.76万吨。11月11日,美国2010年2月交货的大豆到中国港口的成本为3,693元/吨,南美2010年5月交货的大豆到中国港口的成本为3,564元/吨。

    总体而言,受美国农业部报告利空打压,隔夜美豆小幅下跌。根据美国农业部报告的预测,今年美豆单产将有较大提高,并且很可能创出历史大豆产量记录,这对市场价格形成较大打压。但是美豆技术面上有一定支撑,短期内可能呈现震荡格局。国内市场上,目前市场在等待收储政策明朗,在政策未出台前国内大豆走势可能暂时持稳。北方地区的降温雨雪天气对新豆收购产生一定影响,油厂开工率下降,豆粕供应有所减少。这导致部分地区豆粕报价上调,但是当前终端需求表现一般,豆粕价格继续上涨的动力不足。

    基本面消息,中国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本期(10月16日-31日)豆粕实际到港0.07万吨,下期(11月1日-15日)预报到港0.00万吨,10月实际到港0.08万吨,11月预报到港0.00万吨。 本期豆粕进口实际装船0.00万吨,10月进口实际装船0.00万吨,11月进口预报装船0.12万吨。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