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正文

中国近期不会加息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11-06  
     4日,美联储宣布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零至0.25%的水平不变,以推动经济稳定复苏。美国的这一举动显然是在对国内经济判断的基础上,对国际社会加息舆论的一个正面回应。

    本周二,澳洲央行宣布升息25个基点至3.50%,这是澳洲央行继10月6日首次加息后的第二次加息。在此之前,挪威央行宣布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1.5%,成为欧洲地区第一个加息国家。至此,目前全球已有三个国家宣布加息。其实,不管下一个加息的国家是谁,至少在年内中国不会跟风加息。理由有三:

    首先,从国际范围看,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会自觉遵循G20峰会达成的共识,不会跟风马上加息。就在澳洲央行10月6日打响全球加息第一枪后,欧美各国却纷纷按兵不动。这是为什么?当时英国央行与欧洲央行则宣布维持现有利率水平不变。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当时表示,在美国经济取得足够进展时,美联储将收紧货币政策。而目前美国经济情况并不乐观。因为G20峰会的一个基调就是现在“退出”经济刺激政策为时过早。G20峰会达成的共识是继续维持刺激措施,包括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避免过早退出。中国当即表示不会退出经济刺激政策。目前,从全球范围来看,现在谈“退出”经济刺激政策时机依然不成熟。因此,我们判断,年内国际社会还是会遵循G20峰会的既定政策,不会过早“退出”,转而进入收紧政策。

    其次,从政策看,目前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没有变。无论是中央高层还是主管货币政策的央行近期一再强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会改变。最近“通胀预期”进入人们视线,即便如此,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今年后几个月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

    再次从经济数据看,目前加息条件尚不成熟。一般认为,CPI实现正数且为2%时,加息可能才会出现。统计显示,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1.1 %, 但是,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价格环比由降转升,同比降幅收窄。居民消费价格环比7月份由下降转持平,8、9月份分别上涨0.5%和0.4%。前三季度,中国PPI同比下降6.5%,其中,9月份PPI环比上涨0.6%。不过中国社科院的报告认为,今、明两年不会发生明显的通货膨胀。一方面,需求不足的问题未从根本上得到缓解,另一方面,产能过剩凸显,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价格稳定。预计CPI指数将在2010年转正,保持在3%左右。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认为,明年3、4月中国央行将首次加息。但是,孙明春指出,加息并不代表中国转而收紧货币政策,而是为防止实际存款利率变负。

    因此,尽管存在通胀的预期,但是至少年内中国不会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自然,年内加息的可能性也就不存在。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