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豆油短期走势仍看外围市场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11-05  
     上周,以豆油、菜油和棕榈油为代表的三大植物油整体趋于强势箱体内的振荡调整,这主要是受到国际大宗商品期货盘面技术性的止涨回调,以及国内油脂市场缺乏放量成交的实质性支撑所致。本周,油脂品种在外围原油期货走强影响下,继续震荡上行。

    截止到目前,国内四级豆油出厂报价维持在6800元/吨-7200元/吨,进口毛豆油分销报价升至7000元/吨以上,周比涨价为100元/吨-150元/吨。同时,据多数工厂反映,近期国内豆油市场出货进度整体仍偏慢,除华北局部地区的散油销售暂时回暖以外,终端市场鲜有放量成交的报道。

    经过上周原油期货在78美元附近窄幅整理之后,国际商品期货市场超买承压之后重现调整走势,主要受到美元汇率贬值通道中的波段筑底反弹,美国中西部收获天气转好,这在海外油、籽类期货市场引发抛盘压力,同样也对国内油脂市场跟盘看涨氛围形成一定降温。不过,鉴于当前国内、国内豆油价差仍然“倒挂”,各主产区大豆压榨企业开工整体偏低,包括政府延续针对粮油市场的托市调控导向,预计后市豆油期、现货行情料将延续强势筑底的箱体运行。

    澳州央行加息 中期来看市场流动性仍趋于宽松

    进入本周,欧美股市止跌回稳,澳洲央行加息催生市场乐观预期,全球部分地区经济复苏迹象已经比较明显。但市场也开始对后期各国央行可能采取的取消宽松货币政策有所担忧,金融危机后各国因经济形势好转而收紧银根的可能愈发加大,毕竟各国可不想看到因为经济刺激政策导致通胀的发生,滞涨可是得不偿失的事情。短期来看,市场流动性还是比较充裕的。从此次大宗商品上涨过程来看,我们认为主要有货币和供需两方面的原因。除了货币投放扩大以外,供需方面因各国刺激政策而奏效,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有所恢复,二者共同推高大宗商品的价格。虽然近期个别国家对流动性采取了一定的收缩措施,但我们认为流动性过剩现象仍将在半年至一年内持续,而且随着经济的真实复苏,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动力不会减弱。

    短期国内大豆货源仍趋紧张,国内油厂挺价豆油意愿相对集中

    按照外盘期价折算,今年11月、12月船期的进口美国大豆,到港预期成本在3750元/吨左右,而明年一季度南美上市新豆的进口成本已经跌至3500元/吨以下,周比回落50元/吨-100元/吨。不过,应当注意的是,10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在230万吨-250万吨,环比可能再创年内进口新低;11月份进口量预计回升至350万吨左右。这意味着近期我国沿海地区的进口大豆到货偏紧格局难改,而不少主产区的中、小油厂停工现象较为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豆油市场过分看空心理。

    目前来看,按照外盘期价折算的进口南美毛豆油成本,12月份之后船期的完税价格仍高达7550元/吨-7700元/吨,周比变化不大,仍明显高于国内期、现货市场7000元/吨-7100元/吨的价格水平,这也有助于支撑油厂、贸易商的挺价意愿。本周三,中国大连商品交易所(DCE)豆油主力1005合约,最低跌破7300元/吨,主要因为外围市场走强,以及空头回补所致。

    中长期而言,美元汇率贬值趋势并未出现“拐点”信号,而在国际原油期货振荡趋升的同时,美盘CBOT豆油期货料将维持强势箱体,这对于国内市场具有成本底部支撑。与此同时,往年进入12月份前后,随着市场终端备货的季节性转旺,加上今年政府着力实行托市挺价的调控政策,预计在外围商品市场出现突破性方向指引之前,国内豆油现货市场仍趋箱体运行为主,注意规避内盘期货盘面的波动调整风险。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