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利产生的理论依据
该套利是建立“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价格随期货合约到期日的临近,两者趋向一致”的前提下。由于我们作为投机者,不参与交割,持仓不能进入交割月,到期日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相等的价差空间,我们不能获得,但是鉴于期货合约与现货合约接近的原理,我们可以在次近月合约上做文章。目前11月合约已经进入交割月,可操作性不强,我们对1月合约与现货价格进行分析。下图统计了2006年到2010年5年中现货价格与1月期货价格价差(现货-期货)图,我们可以看出,每年到了11月中旬,两者价差都出现降低趋势,07年出现反复格局,主要与07年基本面背景有很大关系(下文将作解释)。两者价差回归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市场前期一直处于期货贴水状态,当11月合约进入交割月以后,期货价格向现货价格无限接近,而1月合约作为次近月合约,价格也出现向现货价格靠近现象,只是较11月份价格反映钝化。目前1001合约已经创下阶段性新高,与现货的贴水也在逐渐变小,如果现在操作买1001抛1005合约虽然具有可操作性,但时点较晚,到交割月前平仓,获利较小。我们按照以上规律,考虑豆粕1009与1005合约之间的套利机会,并选择入场时点。
历年豆粕现货-豆粕1001合约价差图
套利存在的前提条件
笔者统计最近6年(2005-2010年度)豆粕期货价格,大多时候表现出盘面贴水情况,6年中只有2007年盘面上出现远月持续升水情况,这是上述套利存在的必要前提。该前提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首先,大豆进口价格决定了国内豆类相关品种价格。近几年美豆上市,虽然集中上市的打压,但是USDA的数字游戏,使北美大豆相对于南美大豆多数呈现升水格局,这样造成近月大豆进口成本(进口美国大豆)高于远月进口成本(进口南美大豆),从豆粕盘面上则表现出远月贴水现象较多; 第二个原因中粮系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厂库交割的优势,保值需求旺盛,使中粮系始终位盘踞豆粕空头持仓榜首,豆粕长期笼罩在空头氛围中,远月价格很难出现升水现象。这2007年应该算作一个特例,主要是由于5月、9月主力合约时期正值2006年底牛市行情刚刚启动阶段,市场主力在5月行情中尚且没有做好主导一波牛市的准备,因此当牛市格局明朗以后,9月合约则首当其冲成为主力疯狂做多的筹码。同时基本面也出现异动,2007年全球爆发禽甲型H1N1流感,对豆粕近月需求低迷,价格难以走高,远期合约价格则相对较强。从下图我们还可以发现,每年9月到次年1月中旬,两个合约价差都维持在-50-100之间,在1月中旬以后,价差从高位回落至0 附近,市场开始出现5月合约与9月合约价差拉大现象,上拉空间在200点左右。
历年豆粕5月-9月价差图
豆粕1005与1009套利可操作性
目前豆粕1005合约与1009合约价差维持在30左右,当两者价差推至平水即两者价差接近0以后,投资者可以考虑逐渐建仓,买1005合约卖1009合约。风险喜好型投资者可以考虑0-30之间都可以陆续建仓。该套利交易启动点一般在1月份,这段时间1001合约进入交割月份,价格无限靠近现货价格,而1005月合约则成为可供投机的次近月合约(1003月合约不活跃),1005月合约价格也会开始以1001月合约价格作为参照,价格开始靠近1001月合约价格,而1009月合约,距离现货价格尚且较远,对现货价格反映不够敏感,造成1005月合约对现货价格的趋向性更强,1009月合约弱之。最终结果将会是1005月合约与1009月合约两者价差越拉越大。在准备该套利交易时,需要关注基本面是否发生突发事件,关注远月合约与近月合约贴水情况变化,持续时间可能在2-3个月左右,适合大资金的稳定收益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