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以来,美豆价格主要保持900至1,000美分/蒲式耳之间宽幅震荡走势,10月上旬美豆开始收割,由于美豆2009年生长过程中风调雨顺,增产基本成为定局,市场预期美豆产量将创历史记录。在新季供应压力预期增加下,美豆价格大幅下跌,最低跌至879美分/蒲式耳。但是从10月6日开始,在美元下跌及商品普涨的带动下,以及利空消息出尽,美豆价格大幅反弹回升。10月9日美国农业部公布报告美豆产量数据低于市场预期,低温特别是美豆东部产区天气霜冻为大豆价格提供支撑,经过3个交易日的连续上涨,美豆价格上冲至1,000关口。
在美豆上涨的带动下,连豆价格上涨至3,700元/吨以上,但由于国储每周以3,750元/吨的价格抛储大豆,市场竞价拍卖成交率不到2%,连豆期价在3,750位置阻力较大,上涨乏力。连豆价格从6月份以来基本保持在3,500至3,750元/吨之间做宽幅震荡运行。
二、美元下跌、通货膨胀是大豆价格近期上涨的主要动力
近期,受部分国家计划结束石油买卖中美元结算地位的市场传言影响,特别是澳大利亚央行意外加息,美元再度大幅贬值,并引发资金出逃进入黄金市场对冲风险。2009年以来美元指数持续下滑,跌破76的支撑关口,创14个月来的新低。在美元疲弱的情况下,黄金避险需求再度引起市场关注,在全球经济复苏预期下,黄金、原油等大宗商品是规避通货膨胀压力的最佳工具。
通货膨胀压力下,大豆价格相对其他商品具有良好的比价优势。由于前期供应压力下大豆价格大幅下落,豆价处于季度性的低点,保持在低位区间运行,而在通货膨胀预期下,大豆是资金流动性追逐的对象之一。根据美国CFTC基金持仓10月13日的报告,大豆基金净多单翻倍,从3,000多手增加到6,000多手,资金进入拉升大豆价格上涨。
三、中国减产因素为大豆价格形成潜在支撑
目前中国大豆减产情况还未得到市场有效重视,随着大豆收割的进行,11月份中国大豆产量将最终确定,届时大豆减产的具体数量将得到市场进一步确认。在大豆大幅减产的真实情况下,农民惜售心理以及现货供应紧张局面是支撑豆价的重要因素,为大豆价格上涨提供潜在支撑。
四、美豆价格季节性低点支撑,外强内弱带动连豆上涨
一般9月底美豆开始收割,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当新作物统计数据越有利于多头市场时,低点出现得越早。如果某年新作物结转库存增加,10月份是最常见的收割低点,由于新作物供应开始确定,前期对产量的不确定因素基本被市场消化。由于10至12月份季节性消费量增加,以及美豆种植商空头套保头寸的平仓都有助于价格上涨。根据过去20年的历史数据统计,美豆平均价格一般在9月份达到季节性的低点,随后开始反弹。
中国2009年大豆减产,而南美阿根廷大豆2008年度产量下滑30%,对于美国商家而言,为获最大利益,不会将如此低廉的大豆卖给中国,每年10月份,在一些现货商抬高豆价的情况下,美盘大豆价格常常飙升。
五、国家收储政策为大豆构成坚强底部支撑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月12日表示,中国将继续实施玉米、大豆、油菜临时收储政策,同时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市场价格,这无疑为大豆价格奠定了底部空间,稳定粮价依旧是不变的政策。不过,尽管收储政策已经确定,但是收储价格和数量尚未明确,因此未来如何实施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目前黑龙江大豆大部分已经收割,一些地区新豆开始陆续上市,但由于政策的不确定性,农民观望、惜售心理较重,10月中旬至今油厂收购报价主要维持在1.76至1.8元/斤之间,即3,500至3,600元/吨之间。目前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保持在3,800元/吨,如果国储大豆价格维持3,700元/吨,会对现货价格有较大的提振作用,大豆期货价格将会大幅上涨,甚至上破4,000元/吨。
六、产量增长乏力、消费稳步增长支撑大豆价格长期上涨
播种面积是大豆产量的基础,2004年以后,全球大豆播种面积稳定,维持在9,000万公顷左右,并且由于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全球大豆产量基本没有增加。但全球大豆消费量基本保持稳定增长,2008年由于次债危机大豆消费量出现下滑外,其他年份,大豆消费量基本保持稳定的上升,从1990年至今,平均每年保持4%的增长率。家禽及猪肉产量增长以及植物油消费提高为豆价提供长期支撑。
七、大豆具有长线投资机会
6月份以来,由于受美豆供应压力及国储抛售影响,大豆价格基本没有突破3,500至3,800元/吨之间的震荡区间。天气、美元一直是市场炒作的热点,随着美豆产量大幅增加利空压力逐渐被市场消化,大豆下跌空间不大,笔者认为3,400至3,500元/吨是较低的底部区域。
大豆消费稳步增长,10月份开始也是大豆压榨的消费高峰,后期通货膨胀及政策因素的支撑,大豆或迎来长线投资机会,建议在3,500至3,700元/吨之间逢低买进,建立适量多头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