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正文

四大跨国粮商是如何控制中国大豆市场的?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10-12  
     2006年岁末,在大豆油的带动下,食用油、面粉、肉类等涨价冲击波,悄悄侵袭中国各大城市,有的地方出现了抢购和囤积现象。市场预测中,很多人认为2007年豆油价格可能持续上涨,甚至有少数人恐怖传言“将上涨50%”。然而,自2004年之后,国内油、蛋、肉等消费量节节上升,中国对大豆和豆饼原料的需求激增,但奇怪的是豆价却不涨反跌大豆行情,进入了一个长期大“熊市”,中国的大豆种植业遭受重创,种植面积迅速减少。这些怪现象,为什么会发生?

    业内人士透露四大粮商大豆价格,这背后实际上是“四大跨国粮商”和国际资本,控制着世界大豆市场的定价权,为垄断庞大的中国大豆市场利润靖江粮商,对整个中国大豆产业链举起了屠刀!

    在这样的屠杀下四大粮商,2004年时暴涨暴跌的豆价国际四大粮商,让号称“中国大豆军团”的1000多家中小型和本土内资榨油企业走上了绝路。而2004年后外资“趁火打劫”,开始收购困难重重的本土榨油企业,结果目前仍能开工的90多家国内榨油企业中,64家已变成外资独资或合资,控制了中国85%的实际加工总量。“这个时候大部分榨油企业都是外资的家当了,所以市场上的豆价就是一直不涨,四大粮商欲借此剿灭中国的大豆种植业大豆异黄酮,和仍在顽抗的少数国内油脂企业。”

    中国的大豆市场完全被“四大跨国粮商”操纵,因此对2006年岁末大豆原料突然上涨,业界没有欣喜,反而是更多的警惕:“中国消费者已离不开各种大豆产品,中国的千千万万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也离不开各种大豆产品,如大量的蛋白质生化厂、畜牧养殖场和餐馆等。如果四大跨国企业觉得已完全垄断我们整个大豆产业,可以对大豆、豆油、豆饼等各种产品随意提价以增加利润了,中国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每个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2006年底的这场涨价风,或许是这样的苗头。”

    “豆伤”中国,中国大豆不幸成为遭受灭顶之灾的第一个本土产业样本。

    “豆伤”中国

    “种豆越来越不赚钱,今年还亏本了,我们不种豆了。”老赵铁青着脸,对两个儿子说。

    老赵被村里戏称为“农民企业家”。他是黑龙江黑河地区的一个种豆大户,租了农场40亩豆田,买了农机设备,和两个儿子一起请了9个帮工种大豆。前几年靠种大豆赚的钱,两个儿子都结了婚盖了房。黑龙江大豆产量占全国1/3,黑河是全省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有数十万老赵这样的大豆种植户。

    然而2006年8月,家家户户大豆丰收,老赵拿着卖豆钱,心里却高兴不起来:种子、化肥、农药、地租、人工等生产资料涨价欧美四大粮商,算下来每斤大豆至少要卖到1.3元才不赔本。然而今年,当地豆子收购价跌到了平均每斤1.15元。

    老赵把今年收的200多吨大豆,只卖了一半。“去年1.37元一斤,还有点汗水钱。今年白干了还倒赔四大跨国粮商,100吨大豆赔了三四万。”另外的100多吨大豆被堆到了粮仓里,老赵想等价格好点再卖。

    豆价持续三年下跌,老赵看到普通小豆农的日子更惨:村里很多人已持续三年一日三餐就只有米饭、馒头、咸菜,家里破破烂烂,最值钱的家当就是一台旧黑白电视。

    无奈之下,一些东北豆农改种了小麦、大麦等其他作物。那么在中国另一个大豆主产区——内蒙,因为气候、纬度等原因,不适合改种其他作物,我们看到很多农户都是大门紧闭、杂草丛生的景象。很多豆农都选择了放弃土地,外出打工。

    2006年,中国大豆产业上游的3000万种植户,遭受“赔钱或积压”之痛。中国大豆的种植面积,2006年又比2005年预计还将减少25%以上,2007年预计还将减少20%,将仅余940万公顷。

    九三是黑龙江国有农场筹资兴建的,每年大豆收购置200万吨,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一家有能力与外资抗衡的本土企业,被业界称为“最后的守望者”。

    在“洋大豆”的冲击下,九三也不得不向生存屈服。设在东北地区的5个分厂全线亏损,九三于是在2004年和2005年分别在大连和天津建立了2个分厂,全部使用“洋大豆”,两个厂的进口量占到全公司年加工总量的一半以上。

    中国大哺养消费大国,世界大豆的发祥地,东北、内蒙和淮海地区世界四大粮商,是世界上最适宜种大豆的黄金地带。然而“洋大豆”进口量突然开始年年暴增,中国迅速成为了进口量占全球贸易量1/3的世界第一大豆进口国。为什么在强劲需求中,守在家门口的中国大豆打不过飘洋过海的“洋大豆”,反而被逼至绝境?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