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长假美豆是跌了42美分涨了51美分,天气因素是主因,原油和美元是辅助,11月合约总体上涨9.0美分。
美豆目前依旧处于各种因素的交织之中,当然天气还是主因,从美国一些机构最近考察的真实情况看,目前大豆的成熟度不高,霜冻的影响还是较大,同时从当地的研究人员分析可看到,美国真实的生长情况绝对没有预报的好,一些预测机构对产量增加的心里预期减弱,反而假期强劲的需求依旧显现,整体供应的吃紧未变,节前笔者就引用CBOT分析人员的话10月9号到-12日能否有霜冻就极为重要,同时注意美国一些地区收割延误。
国内在十一假期一些地区的新豆纷纷上市,各地价格正如笔者早期所言,1.75元/斤比较普遍,哈尔滨周边及海伦都在1.83元/斤左右,由于目前政策的迷茫造成现货上市的混乱,导致油厂和现货商观望,一些无奈的农民低价出售手中的大豆,减产又贱卖,农民很苦;近几日黑龙江各地夜间温度走在0度左右,10月9日以后会出现大面积霜冻。笔者十一假期驱车走访了一些大豆的产区,再度调研和实地勘察,今年大豆的实际种植要比前期数据减幅较大。因为满目是玉米水稻,想看一块大豆地都难。
国内大豆节前由于各公司大幅提高保证金的举动很多公司的中散户都受到了影响,而A1005合约3550阶段性底部加固,投资者可以轻仓买进,;豆粕近期逐步反强,政策性的压力减弱,开机油厂少,豆粕库存减少,后市有回升的动力;近期一些地方豆油价格下调,这使一些本来打算开工的企业因无利可图而停机,而那些囤油大户却继续在收购,节后回升豆油将是领袖。
原油依旧受美国飘忽不定的库存影响,68美分的支持非常强,一些基金乘机介入,原油上摸80美元甚至更高几率就更大;美元回升后再度下跌,并且一度跌穿了75.82美元,由于质疑美元低位,中东一些石油大国在抛售美元,所以后市依旧有见新低的可能。
关注:黑龙江一些企业在国储转地储中买到大豆,近两日出现明显的退豆风波,据笔者了解,数量不少,而且此举得到当地政府领导的肯定,就是说国储转地储的动作大打折扣。这种情况会直接影响到今年的政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