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刻领会国家农业政策 小心求证大豆涨跌方向
我国大豆市场与国际市场依存度高,主要体现在油用大豆大量进口,进口大豆已占国内油厂压榨量的70%以上,国际豆价决定了进口大豆的成本;而国产大豆由于量小,一半用于食用消费,难以形成全球大豆定价权,因此连豆价格对国际市场价格是个集中体现和反映;虽然,连豆市场价格更多具有“国际化”色彩,但我国相关农业政策、相关产业政策对大豆市场影响也是深刻的,所以说连豆价格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特征。一定意义上说,连豆价格的高低和未来几年的涨跌大趋势,是在政策驱动和市场供求双主线下的博弈结果;我们通过分析相关国家农业政策、产业政策和调控措施得出:大豆价格在今后几年保持平稳中有升的格局,将是保障我国大豆安全、促使农民受益、实现产业振兴的根本和基础。
(1) 国家连续6年中央一号文件透露的精神和本质理解。
从2004年——2009年国家连续六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谈及农业问题: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意见》,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这六个文件从刚开始的单独“农民、农业、农村”到近两年的“发展农业与农村建设并重”、“发展农业与农民增收并重”,再到今年的“稳定农业发展,持续农民增收”,国家思路越来越清晰,态度越来越坚决,关键是“让农业发展要稳定(其实就是增产)”,而目的和措施是“确保农民持续增收”,我们知道农民要“持续”增收关键是农产品价格不能大起大落,甚至说几个不能过分低迷、农产品价格至少维持在农民的生产成本之上,还要有利润。所以说,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核心和本质:促进农业增产,确保农民增收(隐含前提是:保持农产品价格相对稳定,稳中有升)。
(2) 大豆调控政策对大豆中长期价格的指引作用。
我们在前面探讨了中央1号文件的核心和本质,那在实际执行中是怎么样的呢?从近一年来国家对包括大豆、棉花、玉米、白糖等收储的政策和调控政策可见一斑!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大豆价格暴跌拖累国产大豆现货价格大幅走低,一度跌至3000元/吨;极大地影响豆农利益。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以3700元/吨价格收储大豆150万吨,临时收储575万吨,确保豆农受益;而随着国内外大豆价格回升,国家为了满足东北主产区油厂压榨需求,同时也是为了新季度为收储大豆解决库容问题,从7月份起通过公开市场进行了10次拍卖,尽管拍卖成交情况一般,这主要是临储大豆拍卖价格一直高于3750元/吨,与现货价格相比偏高;另外,还有油厂寄希望于得到国家补贴,不愿意现在采购大豆。我们分析国家拍卖的意图是:一方面满足市场需求,减缓进口大豆对主产区油厂的冲击;另一方面是确保国产大豆现货价格高位、稳定运行;不会弃豆农利益而不顾。近期虽然市场传出从10月起将195万吨临储大豆转为地方储备、国家每吨补贴210元的消息;我们分析认为:国家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再次收储而释放部分国家储备库容,调动社会资源和力量存储大豆,也间接鼓励油厂采购大豆压榨。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国家在国内外大豆面临灾害天气影响下可能出现的减产(尤其国产大豆大幅减产),国家调控方针从前期的保持大豆价格相对稳定到现在的防止大豆价格过快上涨转变,这也是迟迟不给油厂补贴和大量拍卖临储大豆的原因。
(3) 维持相对高位的大豆价格对提升国产大豆竞争力是必须的,也是对非转基因大豆价值的挖掘和认可,一定意义上鼓励农民增加科技投入,促进大豆增产增收。
从一国产业政策看,如果持续维持某种商品的价格处在高位,有利于刺激该种商品的生产,无形中增强该品种的竞争力。从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看,近十年产量增长缓慢,与价格相对其他农产品没有优势有关。像东北主产区,可以种植水稻、玉米和大豆,只有维持相对较高的大豆价格,才能刺激大豆生产,提升国产大豆竞争力,保护非转基因大豆发展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因此,我们分析认为如果今年大豆现货价格长期低于3700元/吨,国家还会考虑收储,确保农民利益。
综上,从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调控措施实施情况判断,今后几年国产大豆价格方向整体稳重看涨,市场长期将在3500——4500高位运行。
二、供求关系仍是核心 大豆波动区域可循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认为国家政策确定了未来几年大豆的涨跌方向问题;而市场运行幅度和空间完全取决于市场中期的供求关系,阶段性的供求平衡和失衡将决定中期价格波动幅度。我们下文分析一下2009年8月份——2010年5月份之间全球大豆供求状况,并就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析,以便勾勒出未来半年大豆运行的波动区间。
(1) USDA报告利空出尽,市场通过近期下跌得到充分释放;未来只会在此基础上人气转好。
9月11日USDA报告出台,预计美国2009/10年度大豆产量为创纪录的高点32.45亿蒲式耳,较去年增加4600万蒲式耳,主要是因为单产水平较高,亩产从上月的41.7上调至42.3。 由于美国豆粕出口需求旺盛,预计大豆压榨量增加2000万蒲式耳;预计美国大豆出口12.8亿蒲式耳,较上月增加1500万蒲式耳,这和上年度持平;预计美国大豆期末库存为2.2亿蒲式耳,较上月增加了1000万蒲式耳。
而从全球供求情况看,全球大豆产量达到创记录的2.439亿吨,较上月增加190万吨,美国和巴西大豆产量的增加大部分被中国和加拿大产量的减少所抵消。 预计2009/10年度巴西大豆产量为6200万吨,较上月增加20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500万吨,主要是因为预计该国大豆播种面积增加,因为大豆较玉米具有比价上的优势。因为中国的干旱,USDA把中国大豆产量从1540万吨下调到1500万吨,印度因为收获面积和单产下降产量从1000万吨下调至900万吨,预计阿根廷大豆产量为5100万吨,于上月持平,较上年度大幅增加1900万吨。相对于2008/2009年度大豆库存消费比历史低位,2009/2010年度全球大豆供求形势相对宽松。9月报告中将2009/2010年度大豆结转库存调至5253万吨,较8月份增加21万吨,较2008/2009年度也增加1021万吨。
我们从以上具体报告内容进行分析,会发现有以下两个问题:(1)市场供求紧张局面得到缓解的假设前提是,美国大豆单产能达到42.3高水平、南半球巴西和阿根廷种植过程中没有严重气候灾害出现、中国大豆受灾产量只有40万吨。而从实际情况看,以上三者同时出现的可能性不大,就算南美大豆种植期间风调雨顺,我们现在的预期肯定是相对良好的,未来产量打折扣大;而中国东北由于主产区干旱,预计黑龙江大豆减产260万吨到300万吨,就算减少一半,也要减产150万吨左右;美国情况怎样,从今年生长晚于往年10天看,潜在有早霜可能;所以,全球库存情况不会比8月份高;(2)在南美大豆没有上市之前,由于我国大豆减产较大,进口油用大豆没有更多选择,同时低廉的价格将刺激我国油厂进口;这样强烈的中国需求仍会推动CBOT大豆稳中走高,化解短期产量增加和季节性新豆上市压力;未来波动区域将为[850,1100]之间,对应连豆市场[3450,4100]。
图一:全球主要出口国大豆供求平衡表
(2) 季节性分析,9——10月份形成低点后,国际大豆价格有望走强。
图二:CBOT大豆季节性波动图表
从CBOT大豆近15年和25年季节性波动图表看,市场一般在8月底至9月初形成相对低点,随后走出3——5月反弹或者上涨行情;今年由于对天气的炒作导致季节性低点出现后移,我们认为会在9月底至10月中旬之前,从低点拟合区域看,将在[850,880]一带企稳可能性较大;对应国内连豆在[3450,3500]区域。
(3) 全球经济复苏,商品温和通胀来临;国内生猪价格回升,推动豆粕消费转好,支撑大豆价格处在高位。
虽然全球经济稳定回升,但以美国为首的主要工业国家还将保持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预期美国在2009年底之前不会加息,仍将实施0——0.25的低利率水平,这将使美元指数长期弱市运行;直接刺激商品指数基金介入大宗商品保值,商品处在相对高位运行。从国内已经公布的CPI、PPI情况看,9月份的可能出现正值;而今年全年信贷规模将达到10万亿左右,一定程度上引发温和通胀预期。从大豆下游行业看,由于生猪和猪肉价格回升,豆粕消费在下半年转旺,支撑豆粕长期在3000元/吨以上运行,而豆油因为库存较大,表现比较疲软但也在7000元/吨以上,大豆附属产品豆粕和豆油价格稳中趋升支持大豆在减产情况下走出一轮有力度的上涨行情。
图三:国内猪肉价格与CPI关系图
纵上所述,国内连豆市场将在政策长期利多,中期市场供求压力得到有效化解的情况下,走出反季节性上涨行情;主力合约将先回调至[3450,3550]得到有效整固后,在以上诸多利多因素综合作用下,最后选择突破上行,目标位在[4000,4100];建议操作上,等待价格调整至3550以下逢低买进,仓位控制在20%;止损放在收盘有效跌破[3400,3450]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