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豆价难脱振荡偏弱走势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9-25  
     进入9月以来,国内外豆价走势较为相似,均呈现出振荡下滑趋势。9月初,美国农业部上调了美豆产量,这令豆价承压,美豆从950美分/蒲式耳跌至900美分/蒲式耳附近,而连豆则从3700元/吨左右跌至3500元/吨,豆市也因此笼罩在空方气氛中。此后,接连传出美豆受霜冻损害和国内黑龙江大豆产区也受霜冻影响的消息,国内外豆价反弹至月初高位。近期,受前期高点压制,豆价缓慢下跌。笔者综合分析,短期内豆价将呈现出区间振荡偏弱格局。

    豆市较为利空的因素分析

    9月12日,美国农业部公布了9月份全球农作物供需平衡报告。从公布的数据来看,虽然预计美国2009/2010年度大豆单产为42.3蒲式耳/英亩,低于市场最高预期的44.1蒲式耳/英亩,但产量为创纪录的高点32.45亿蒲式耳。和上一年度相比,美豆增产是大豆市场最大的利空因素。与此同时,2009/2010年度全球大豆产量较上一年度增加3300万吨,增幅超过15%。

    目前,美豆遭受霜冻的危险减弱,大豆收获期将不会受到不利天气影响而实现丰产。据美DTN气象机构预测,美国中西部产区未来7-10日无霜冻天气。分析机构表示,由于缺乏霜冻威胁,今年美国大豆作物有望实现美国农业部和私人机构所做的创纪录产量预期。

    国内方面,虽然由于黑龙江大豆产区在上周出现早霜天气使市场对国产大豆减产的预期增加,连豆也因此大幅上涨,但从当前黑龙江大豆产区的实际情况来看,黑龙江产区受早霜天气的影响并不大,大豆减产幅度也有限。因此,在国产大豆减产幅度并不大的情况下,新豆的上市仍是令豆价上涨受限的主要因素。

    另外,除了产量之外,国内大豆库存当前仍处于高位,这也是压制豆价的主要因素。去年我国政府收储了725万吨大豆,虽然在前几个月已经开始抛售,但由于成交量非常少,加上抛售价格较高,这些大豆大部分仍没有销售出去。近期,市场有传闻称,一直呼吁的对国家收储大豆进行补贴的措施有望在今年10月开始实施。据了解,国家将在东北、内蒙古划拨195万吨国储大豆转地储,一次性补贴费用约为210元/吨,下月开始实施,届时将部分缓解临储大豆对市场的压力。

    国内豆市下游需求方面,终端需求依然低迷。目前,东北地区油厂仍处于停工检修阶段,开工率很低,大豆压榨需求数量不大。与此同时,当前国内豆油库存充足,食用油市场需求没有明显增长,而且因食品、餐饮等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对散装油的需求量减少,食用油价格也未因“双节”临近出现上涨,豆油市场供过于求格局严重,这也不利于豆价的上涨。

    豆市较为利多的因素分析

    从对市场利多的各个因素来看,宏观经济企稳、国家保护农民利益、南美大豆种植面积不确定等对豆价的支撑较强。

    相关数据显示,美国、德国、法国的消费物价指数月率均有所上扬,而法国的家庭消费支出年率和月率也分别上涨1.2%和1.4%,法国INSEE的产出前景下滑40点,商业信心指数恢复到78点,市场需求有所增加而产出供应有所减少,并且各个主要经济体国民生产总值衰退在减弱,说明全球经济正在稳步复苏。

    近几年,我国政府大力提倡创建和谐社会,保护农民利益,合理解决三农问题,当前不会任由大豆价格过度下跌。

    此外,由于大豆价格下跌,大豆种植收益减少,南美地区下半年的大豆种植面积估计将减少,这将减少全球大豆市场的未来供应量。

    技术分析

    从技术上来看,虽然连豆依然处于上涨通道中,但在3750元/吨附近连豆遭受到了较强的上行压力,上涨突破无望。而在3500元/吨价位连豆又具有很强的支撑,期价多次在此位置反弹上涨。目前,MACD指标在0点处徘徊,没有较明确趋势可言。从美豆盘面表现来看,多头人气始终无法得到有效释放,市场冲高动能明显不足,期价多次冲击前期高点未果,而量能随着数次冲击逐步萎缩,短期内市场疲弱格局料将延续。此外,MACD长期趋势指标处于负值,整体趋于走弱,但900美分/蒲式耳的支撑作用非常强,市场数次在此价位强力反弹。

    综上所述,豆市趋势并不明显,做多做空都有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但在大豆产量高企的影响下,豆价弱势运行的可能性较大。笔者认为,在未来数周内,连豆将在3500-3750元/吨区间、美豆将在900-950美分/蒲式耳区间内振荡,市场表现偏弱,区间下限容易被突破,上限压力则较强。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