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9月24日豆粕午评:节前交易气氛利空 大连豆粕盘终收低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9-24  
     大连豆粕期货9月24日早盘低开,随后震荡下行,盘终大幅收低。部分合约放量增仓,收阴线。主力M1005合约,开盘价2,746元/吨,收盘价2,705元/吨,下跌49元/吨,最高价2,748元/吨,最低价2,696元/吨,成交量570,374手,持仓量997,396手。

    

    期货市场上,大连豆粕期货24日早盘震荡走低,市场缺乏利多消息提振令价格延续回调整理。当前市场面临新豆上市季节性压力,同时节前的交易气氛也不利于价格反弹,预计大连豆粕短期内仍将维持震荡偏弱走势。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粕市场9月23日收盘上涨,主要原因是套利交易调整。截至收盘,CBOT豆粕上涨1美元到2.50美元不等,其中10月合约上涨2.40美元,报收284.50美元/短吨;12月合约上涨1.80美元,报收280.50美元/短吨;1月合约上涨1.60美元,报收278.50美元/短吨。分析师称,买豆粕卖豆油的套利活跃,提振了豆油价格。不过邻池大豆走软,制约了豆粕上涨空间。投机基金买入了1,000手合约。周三,豆粕市场成交量估计为41,689手。

    产区方面消息,T-storm Weather天气预报称,从26日开始,降雨将开始对美国中部的大豆作物产生影响。产区28日当周出现降温威胁的几率提升,这吸引交易商回补风险升水。同时,三角洲地区的收割活动也将因降雨继续受阻,现货供应短缺的状况也将为豆类市场提供支撑。目前来看,天气变化仍将是影响豆类行情的主要因素,未来霜冻威胁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这将令交易商保持谨慎。同时,大豆可能实现创纪录产量的季节性影响也将令市场继续承压。

    美豆临近收割季节,晚熟大豆仍然面临霜冻威胁,美豆整体走势仍呈现天气市特征。整体来看,随着美豆渐渐摆脱天气影响,产量大幅增加的市场共识仍是压制期价反弹的重要阻力,与此同时,南美地区大豆播种面积也备受市场关注。从目前各方公布的数据看,市场对南美地区在新种植季实现大豆增产存有较强预期。据油世界公布的数据显示,因受价格因素刺激,预计2009/10年度巴西大豆播种面积将增加50-60万公顷,在天气状况正常的情况下,巴西大豆产量料将达到6,200万吨,高于2008/09年度的5,760万吨水平。同时,该机构预计阿根廷新大豆播种面积将增加140万-170万公顷,并预计阿根廷大豆产量为5,200万吨,远高于2008/09年度的3,200万吨水平。因此,在全球经济缓慢的复苏进程中,大豆需求增长量相对固定,而供给量存在的变数较大,对市场的影响也更加突出。大豆是豆粕唯一供应原料,预计有一定影响。

    国内方面,豆类现货市场行情变化不大,产区大豆现货报价继续持稳,油厂收购报价在3,500-3,600元/吨,日收购量极少,油厂多停机检修,等待新豆上市。港口进口大豆分销价格稳定,成交价3,650-3,700元/吨,港口库存350万吨,贸易商观望心理较重。

    中国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中国9月进口大豆预报到港241.66万吨,10月预报到港150.42万吨。9-10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大幅减少,港口库存压力得以缓解,对价格影响利好。国储于23日继续拍卖临储大豆,本次计划销售大豆50.54万吨,实际成交1.48万吨,成交率2.93%,成交均价3,771元/吨。不过国储陈豆庞大的库存终将流入市场,对大豆价格的压制作用仍然存在。后期现货市场将面临较大压力,对国内价格影响利空。但在国储托市收购政策及2009年大豆减产预期支撑下,豆类价格下跌的空间将有限。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