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9月21日豆粕早评:霜冻威胁减弱 美盘豆粕全线回落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9-21  
     由于缺乏霜冻威胁加之技术抛售打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粕期货9月18日收盘全线回落。其中12月豆粕合约收盘下跌8.50美元,报收于284.80美元/短吨。

      国内方面,上周五大连豆粕期货低开,随后震荡走高,午后快速下跌,盘终小幅收高。主力合约放量增仓,收阴线。分析认为,天气问题仍可能对后期走势提供支撑,但国内豆粕市场缺乏更多因素指引,走势将更多呈现出资金推动型走势,预计仍将高位震荡。

      从外盘情况看,大豆期货回落是豆粕全线下跌的主要原因。有境外分析师表示,缺乏霜冻威胁引发市场抛售,若实际情况与预报相符,大部作物2009年有望实现美农业部和私人机构所做的创纪录产量预期。

      此外,美元走强对商品市场普遍构成压制。纽约汇市18日,美元兑主要货币小幅走强,主要因投资者在下周将召开的高级别政策会议前选择获利回吐和平仓。随着18日股市的上涨,欧元和其他高收益货币在盘中曾有所反弹,不过尾盘时美元又出现回升。美元兑多数货币已连续两周下跌,不过跌势在17日因美国股市回落而暂告一段落。

      Global Forex Trading驻纽约的首席策略师Kathy Lien表示,经过两周的下跌,美元超卖程度已相当严重,加之18日没有经济数据公布,于是便成为了获利回吐的良机。

      由于18日汇市呈窄幅波动格局,投资者便将目光转向了23日召开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简称FOMC)会议。市场预计FOMC不会加息,因此多数投资者将着重关注利率决策会议之后的政策声明。

      二十国集团(G20)会议将于9月21日当周在匹兹堡召开,不过市场预计此次会议不会讨论汇率问题。不过分析师表示,外汇市场投资者希望处于最有利位置,能够根据下周的会议来决定是进一步买进美元资产用以避险,还是追随强势的欧元。美国劳工节(Labor Day)假期以来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普遍向好,激发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造成美元兑其他主要货币全面下跌,市场交投也逐渐活跃起来。

      有分析师称,在美元兑其他主要货币仍徘徊在数月新低附近的情况下,美元依然处于弱势。

      就商品龙头——纽约原油来看,受美元跌势放缓影响,NYMEX原油期货18日收盘走低,原油期货结算价跌43美分,至每桶72.04美元。纽约商交所10月轻质低硫原油期货结算价跌43美分,至每桶72.04美元。该合约9月14日当周累计上涨2.75美元,涨幅4%,接近两月来交易区间65-75美元的高端。ICE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跌23美分,至每桶71.32美元,跌幅0.3%。

      一些分析师认为,受炼油厂季节性检修和利润率疲弱影响,美国炼油厂的原油需求料将大幅下降,这将对油价造成新的打击。

    不过,处于过渡期的市场依然受陈作结转库存紧张及强劲出口需求支撑。“现货供应极度匮乏,终端用户及出口商都在等待新豆上市。”供应紧张还体现在美湾地区大豆现货基差走坚。“美国三角洲地区本周降雨延误了收割进度,造成新豆上市时间推迟。”但天气对中西部产区大豆实现创纪录产量构不成威胁。交易商似乎更乐于在周末前削减风险持仓。

      上周国储进行第9次大豆拍卖,从成交的情况看,内蒙古、吉林均无成交,黑龙江共成交1.55万吨,成交率占本次50.32万吨拍卖量的3.08%,本次大豆拍卖成交率较上次有所回落。尽管目前国内产区大豆稀缺,但节前各地豆油市场的弱势表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当地油厂压榨意愿,加之新豆上市为期不远,美豆走势及国内政策等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价格偏高的国储大豆依然不被市场看好。国内豆粕现货市场在本周表现出与美豆较强的联动性,跟随美豆大幅反弹,各地报价均在3,400元/吨之上,市场强势格局仍然明显。9-10月份国内大豆进口量减少,节前养殖业需求令油厂跟涨不跟跌控价策略明显。目前市场豆油销售不畅,油厂挺粕意愿提升,但高价对需求的抑制效果及接近大豆报价的豆粕价格都会限制价格进一步上涨空间。国内养殖市场有序恢复,猪肉价格连续处于回升走势,节前有望继续稳中有升。生猪盈利水平普遍好转,肉鸡和鸡蛋价格延续偏强走势,北方玉米作物区旱情严重带动玉米价格上扬,国储玉米拍卖成交火爆,对带动包括豆粕在内的饲料需求具有提振作用。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