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霜冻预期是炒作还是大波行情信号?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9-17  
     摘要:外盘农产品遭遇霜冻天气市,集体大幅上涨,不过国内似乎反应平淡。有分析人士认为内盘市场的反应已经表明对该消息的不完全认可,在空头格局不改情况下,趋势扭转还很难说。

    “霜冻”预期外盘农产品齐涨

    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 T)玉米期货周二猛涨9%,12月合约触及一个月高位,因预报美国中西部地区下周天气转冷且可能出现霜冻,将可能损及本已迟熟的作物。与此同时,CBO T 11月大豆合约SX9收涨51美分,至每蒲式耳9.60美元。1月大豆合约SF0上扬50-1/4美分,报9.64美元劲扬6%。

    而小麦和稻米期货亦跟随,跟随玉米和大豆期货因天气因素带动的大涨走势均有不同程度上扬。

    不过,就国内昨日农产品期货整体表现来看,似乎对于外盘如此强劲的反应比较淡漠。因为国内小麦、稻谷和玉米基本上由国内价格决定,且国家储备占据很大比重,因此本身与外盘的联动很小,行情基本独立。唯独国内进口最大的大豆关联度最高,不过昨日豆一1005合约亦只是微涨67点,很明显对霜冻消息并不太感冒。

    “国内农产品整体上受到联动,但幅度不大。”中天期货研究所所长吕国文认为。

    炒作还是大波行情信号?

    在目前敏感阶段出现的霜冻天气信号让分析师们产生分歧,这也导致了他们判断的大相径庭。

    国际期货农产品高级分析师郭良周称,“这样的炒作对农产品行情会有较大支撑,但是单从今天看还是有些困难。”从目前农产品整体结构来看,空头格局还没有改变,趋势的扭转确实尚需时日。

    郭良周也认为如果这个炒作继续,国内反应应会很快显现。在9月美豆即将上市之前,其偏低的价格的确需要短期炒作。

    而新湖期货机构管理部总经理吴星大胆预言,一旦美国减产成为现实,大豆的紧张程度会持续到明年三月才能缓解,那时巴西和阿根廷新年度产能已经出来。

    “九月下旬了还炒作霜冻不符合过往常态,概念炒作越晚越可能是真实情况。”吴星称,一旦确认,就可能形成一波大行情,大豆一月合约可能冲过六月高点直到3800-3900元,而豆粕一月合约会到3400元,五月在3000-3100元之间。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