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天气农情 » 正文

2009年黑龙江大豆产区:成本高企 种豆利润微薄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9-17  
     2009年黑龙江大豆产区考察系列报道之三

    对黑龙江大豆产区考察进入第三天,考察团决定继续向西部行进,由鹤岗出发,沿途经伊春、铁力、庆安等多个地区,至西部主产区绥化。记者发现,随着行程的深入,农民种植大豆的成本愈见提高,部分乡镇农民甚至反映大豆种植几乎无利可图。

    在铁力市王洋镇,村民王大婶向记者谈起大豆种植的辛酸。王大婶表示:“我们村豆子种植的包地成本太高,每15亩包地价格在5000元左右,今年我家大豆种得特别少。”而接下来访问的几个村民也都反映包地太贵,按每15亩5000元计算,每亩包地价已超过330元。根据记者前两日在永源、集贤等产区的走访,这两个产区的大豆种植包地价格大约为150元/亩和220元/亩,大豆种植的包地价格似乎越来越贵。

    看着记者刚从地里摘来的几株大豆,王大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除了5000块的包地费,种大豆每15亩要消耗5袋化肥,每袋140元,130斤种子,每斤2元,还有300块钱的农药。”粗略一算,每15亩的基本成本也在6260元。而当地村民普遍预期今年每15亩的大豆产量在3600~4000斤,以1.75元/斤的收购价计算,即便产量达到4000斤的预期上限,减去昂贵的种植成本,可以到手的收入也只有700元左右。

    当地村民对实际利润更加不乐观,一位姓张的大豆种植户表示:“很多家因为包地面积较大,所以是雇工看地,这里的人工基本是50~70块钱/天,从5月播种到9月初四个月时间,又是一笔大开销。”对于大面积种植大豆的农户而言,收割时机器的油费也成了一大负担,小张表示:“年年油费都是村民自己出,今年又减产,如果没有政府补贴,加上前面的一些成本,估计种大豆不赚反亏。”

    至于补贴的数目,村民们却是各执一词。不过就记者走访的几家农户的平均看,今年每亩补贴总体维持在100~150元,的确可以缓解种豆无利可图的局面,但前提是今年的大豆收购价格的稳定。

    在接下来的走访中,记者连续下地3次,在大豆产区中找到最多的不是大豆,却是玉米和水稻。当我们向农民询问这一问题时,许多农户表示:“去年吃过价格下跌的亏,很多地方改种了。”当问到什么样的收购价才具有种大豆的吸引力,某些农户提出:“除非收购价回到2块钱一斤以上,不然以后估计是没人想种回大豆了。”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