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9月16日豆粕午评:外盘反弹带动 大连豆粕盘终大幅收高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9-16  
     大连豆粕期货9月16日早盘高开,随后快速下跌后小幅震荡,盘终大幅收高。主力合约放量减仓,收阴线。1005合约,开盘价2,800元/吨,收盘价2,778元/吨,上涨61元/吨,最高价2,806元/吨,最低价2,772元/吨,成交量788,026手,持仓量997,948手。

    期货市场上,大连豆粕期货16日早盘高开低走,外盘豆类反弹给国内豆粕走势带来较大提振。短期而言,国内豆粕市场仍处于多空交织之中,后期外盘走势仍对国内市场起到关键的指引作用,走势以宽幅震荡格局看待。

    外盘方面,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9月15日豆粕市场收盘上涨,主要原因是邻池大豆飙升。截至收盘,CBOT豆粕上涨15.40美元到19.50美元不等,其中10月合约上涨17.80美元,报收301.10美元/短吨;12月合约上涨19.50美元,报收298.30美元/短吨;1月合约上涨19.50美元,报收296.50美元/短吨。分析师称,中西部地区大豆作物面临霜降威胁,这引发大豆飙升,进而又带动了豆粕价格。投机基金买入了2,000手合约。

    基本面消息,印度Ruchi Soya工业公司周二(9月15日)表示,从10月1日开始的市场年度,印度豆粕出口可能仍然疲软,因其他主要生产国产量改善令供应增加。该公司国际事务部主管Vishal Sharma表示,巴西和阿根廷产量良好可能损及2010年对印度豆粕的需求。但他并未提供详细数据。据印度大豆加工商协会的数据,2008年10月至2009年8月期间,印度豆粕出口较2007/08年度同期减少37%,至304万吨。Sharma表示,印度2010年大豆产量料好于2009年,受到主要种植地区迟来的降雨提振。

    从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新月度供需报告看,目前美豆丰产格局基本成型,豆类市场在供应环境大幅改善的背景下承受较大压力。尽管美国气象机构预测,下周美国中部或东部地区可能出现降温天气,但发生破坏性霜冻的概率依然不高。相比干旱而言,霜冻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要小得多。国内黑龙江产区天气条件较为正常,9月下旬将陆续展开大面积收割工作,包括霜冻在内的天气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逐渐弱化。中美贸易争端仍在继续,市场对于战火会否延烧到大豆贸易存有分歧。进口大豆严重冲击国产大豆市场,但国内大豆种植业并未因此遭受严重损害,加之进口大豆与国产大豆分属不同品种,国内市场巨大的刚性需求等因素都会使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更加慎重。作为全球最主要的两大贸易体,中美两国的贸易战备受全球关注,如果争端得不到有效解决甚至扩大,将为正在复苏的经济形势增添新的阻力。

    美豆持续回调带动远期进口成本跟随下行,国内豆粕现货市场调整压力增加。15日国内港口大豆分销价格稳定,豆粕现货价格小幅波动,9-10月份国内大豆进口量减少,节前需求虽提振市场,但美豆产量增加导致的宽松供应局面同样增添现货上涨难度。供需双方对豆粕后市分歧较大,市场交投谨慎。国内养殖市场有序恢复,猪肉价格连续处于回升走势,节前有望继续稳中有升。生猪盈利水平普遍好转,肉鸡和鸡蛋价格延续偏强走势,北方玉米作物区旱情严重带动玉米价格上扬,国储玉米拍卖成交火爆,有望带动其他饲料价格上行。

    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将拖累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对商品市场影响利空。不过,针对美国“特保案”,中国随即进行了反击,商务部14日表示对进口部分汽车及肉鸡反倾销调查,未来中美贸易争端仍可能升级,市场担心大豆进口可能受阻,对国内价格有一定支撑作用。

    综合来看,美报告奠定市场利空基调,美豆尚未脱离弱势;连豆自身利多匮乏,积蓄上行动能受到美豆压制。投资者多单适量持有,空单注意止盈,抄底多单等待市场企稳后再行入场为宜。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