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麦豆轮作解决大豆种植的重迎茬难题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9-16  
     人民网哈尔滨9月15日电 (记者吴齐强)15日,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对记者说,“扩大优质小麦种植面积,不仅可以提高粮食产能、增加粮农收益,还可以通过麦豆轮作解决大豆种植的重迎茬难题。”

    东北农业大学14日在巴彦县举行黑龙江冬小麦播种启动仪式。今年黑龙江省将在23个试验点种植冬小麦6000亩。如果试验成功,意味着全省60%的耕地可以种植冬小麦。

    由东北农业大学实施的冬麦创新工程启动以来,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冬小麦已在饶河、通北林业局等地成功越冬种植,并取得稳产丰收,平均亩产较春小麦高出30%左右。为进一步扩大冬小麦种植范围,检验其在黑龙江省各地的越冬适应性,今年黑龙江省的冬小麦种植范围扩大到23个试验点,共计6000亩。

    今年新增的试验点将冬小麦的种植边界向北和向西有了较大的推进,最北的试验点位于嘉荫,最西的试验点位于五大连池。此外,还增加了哈尔滨市周边的试验点,巴彦、阿城、尚志等地均设立了冬小麦试验点。

    专家介绍说,“东农冬麦1号”的冬小麦新品种是在冬季漫长、气候条件相对恶劣的黑龙江省培育出来的。它博采世界上一些强冬性小麦家族的优良性,通过多年组配、杂交形成了“体质”更强壮的新支系。

    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办副主任薛英杰介绍,黑龙江省可通过麦豆轮作解决大豆种植的重茬难题。一般来说,大豆重茬种植后产量会大幅下降,土地一般要经过两个种植周期才适宜复种大豆,而黑龙江省目前能够与大豆轮作的大田作物只有玉米。冬小麦的推广使这一难题迎刃而解。“两年三作”模式相当于增加了50%的耕地,对保障黑龙江省粮食安全和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正常条件下冬小麦单产要高于春小麦30%以上。黑龙江省目前春小麦种植面积500万亩左右,如果能够通过种植冬麦增产30%,相当于增加了150多万亩耕地;按照目前春小麦正常年份的平均亩产量200公斤计算,可以直接增加产量30万吨。以目前的消费水平,30万吨粮食可供300万城市人口食用一年。

    “九五”期间,农业部曾经组织了“冬麦北移西延试验示范开发项目”,当时主要是对国外引进的一些品种进行试验种植,但是最终没有筛选出适合于北方高寒地区种植的品种。

    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两大大豆主产区。扩大优质小麦种植面积,不仅可以提高粮食产能、增加粮农收益,还可以通过麦豆轮作解决大豆种植的重迎茬难题。黑龙江省北部地区2000万亩大豆种植严重重迎茬,造成大豆产量和品质下降,专家调研后认为解决大豆重迎茬种植,最好的办法是建立麦豆合理轮作体系。“东农冬麦1号”是东北农业大学冬小麦育种专家佟明耀教授在退休后,用12年时间育成的第一个能在黑龙江省高寒地区安全越冬的冬小麦品种。该品种于2006年通过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打破了高寒地区不能种植冬小麦的历史。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